第五十三章:喜结连理 (第2/3页)
地转,就再也站不稳了。
我走过去俯下身一把将她抱住:“聪儿,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王聪儿直直地望着我,满脸潮红,她也情不自禁地抱住了我,说道:“龙……龙师傅,你……你说的都是……是真的?”
我点点头:“没错,天日可鉴,我龙汉青只爱王聪儿一人,至死无悔!”
王聪儿的脑袋又是一晕,紧紧地抱住我,整个人都倒在了我的怀里……
两天后,我和王聪儿的婚礼就热热闹闹地举行了。我所居住的原郧阳知府衙门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乐队在吹吹打打,人们进进出出,还有不少启蒙学堂的小孩子在闹闹嚷嚷,他们都在我的关照下放假了,来给我的婚礼增添一分喜庆。
过去举办婚礼是有很多讲究的,婚礼要选定良辰吉日,婚礼之前还要有什么“纳采”之礼,如果是比较讲究的人家,这“纳采”还要分作六个步骤: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结果这些统统被我给省略了。我定下来就是这一天,这一天必须给我办,所以大家都只好将就着这么来。
王聪儿是属于再嫁,再嫁女子的婚礼和初婚的女子就不同,只能在傍晚举行婚礼,这一条我算是同意了。到了晚上,知府衙门里灯火通明,一乘花轿来到了府门前,王聪儿其实和我都住在知府衙门里,按理没必要用花轿了,但我坚持要用花轿抬着王聪儿在街上转一圈,于是,乐队吹打着乐器,十几个少年兵们提着大红灯笼,花轿在郧阳的大街上转了一圈。老百姓们都议论纷纷,说这白莲教的人就是与众不同,做事邪性得很,娶媳妇也和老百姓不一样。郧阳府里也有些读书人,他们看了之后都露出了轻蔑的神情,说这龙汉青果然是盗贼本色,并非可成大业之人。读书人对于礼法纲常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我的婚礼如此的不伦不类在他们看来当然是难入大雅之堂的。
花轿转了一圈,又回到了知府衙门门前,这时鞭炮声大作,锣鼓乐器更加响亮,王聪儿身穿大红吉服,头顶着红盖头,从轿子上被冯嫂和刘二寡妇搀扶了下来。现在在一些影视作品里一表现古代的婚礼就是什么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其实真正的古代婚礼并非如此。祭拜天地父母是有的,但是没有什么夫妻对拜,夫妻对拜是后世到了民国时期人们对婚礼进行改良后才出现的。过去男女不平等,岂有夫拜妻之理。由于我的父母还在二百年以后,王聪儿的父母又早就死了,所以拜父母这一条就省了,我们只是祭拜了天地。在古代婚礼上最重要的一个仪式就是“合卺之礼”。所谓“合卺之礼”就是拿一个葫芦将其破成两个瓢,然后由夫妻二人一人拿一个瓢,在一个酒缸里各舀一瓢酒,对饮下去。要是不能喝酒,漱漱口再把酒吐了也行。我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