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大敌当前 (第2/3页)
说:“既是敌强我弱,就只能智取不能强攻。依我看,这一次咱们倒是真的要像当初姚之富那样转战他乡了。眼下四川、陕西的教民起义还是方兴未艾,人数众多,咱们到了他们那里,和他们兵合一处,将人马壮大,然后再和福康安决战,那时的胜机就会大出许多。”
李金囤说:“这么一来,咱们刚打下的这块地盘就必须得丢掉了,太可惜了。咱们不能和福康安拼他一家伙吗?他们不也是一个脑袋两只眼睛吗?我不懂啥兵法韬略的,只是觉着人家一来,咱们就这么溜了,有点太窝囊了。”
张汉朝老爷子说:“我们都是败军之将,实在是没啥可说的,只是听龙师傅调遣罢了。龙师傅说咋办,咱们就咋办。”
我昨晚一夜都没有睡好,一直在思考着该如何应对福康安的进攻,直到开会的时候也没有考虑成熟。现在,所有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我,等着我做出决策,我不能不做出最后的决断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沉思了一会儿,对大家说道:“你们讲的都有道理,福康安的兵马确实是强,是朝廷最强的一支队伍。大家想避开强敌,也是自然的,可是大家是否想过,如果咱们能把这支人马像在郧西那样一举吃掉的话,那会是一种什么局面?如果消灭掉福康安,那么清廷就再也没有可用之兵了,据我的掌握,他们最多还有些蒙古骑兵可用,但那要用来拱卫京师,是轻易不会派出来的。这样一来,诺大的天下,就将任由咱们去纵横驰骋,咱们的大军将无敌于天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将指日可待。大家说,这值不值得咱们去拼一下?”
陆一苇愁眉不展地说:“师傅,如果咱们打败了,那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我点点头说:“是的,确实有这种可能。不过,咱们要打天下,就必须有一股能豁得出去的勇气,关键时刻就要敢拼敢打,敢于拿自己的性命来豪赌一场。要是没这个勇气,当初就不应该起义,应该呆在家里抱孩子。我昨夜思考再三,觉得这一把赌局赢面还是颇大的。第一,福康安是乾隆的宠臣爱将,从没有打过败仗,势必骄矜轻敌,这样一来,我们就有机可乘;第二,这一仗将在咱们的老家襄、郧一带打响,这里是咱们的老家,百姓们大多都向着咱们,咱们在情报方面可以占据上风,彼明我暗,可以打他个措手不及;第三,如今我们在人数上不处下风,目前还有时间,可以操练新兵,等到福康安的人马来了,在兵力上咱们是可以不落下风的,这些就是我认为咱们可以一战的本钱。各位弟兄,古往今来,凡是打下江山的英雄好汉们都经历过那种生死对决的大决战。不论是汉高祖、唐太宗,还是最近的明太祖,甚至是满清的皇帝也都经过这样的血战。大家读过书的都应该知道,没读过书的听说书先生讲三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