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虎帐谈兵 (第3/3页)
,这便是素以智勇双全著称的名将额勒登保。他对福康安拱手说道:“瑶帅(福康安字瑶琳,因此和他关系较为密切的将领都称其为‘瑶帅’),以卑职看来,这一仗并不好打,逆贼龙汉青这个人很难对付啊。卑职最近详细探究了龙汉青打败官军这几仗前后过程,觉得这个人很善于用兵,非寻常贼众可比。从几次交锋,特别是三岔河一战看来,龙汉青这个人总能找到我军的破绽,从而一击致命,而且他手下的贼党都训练有素,绝非乌合之众,连德楞泰都死于他的手中。瑶帅,请恕卑职直言,对付龙汉青,我军并无必胜的把握。”
福康安脸上的肌肉一跳,但随即又平静了下来,如果面前如此说话的不是额勒登保,而是另外一个人,他早就暴跳如雷地骂起来了。他会骂这个人胡说八道,竟敢瞧不起他这位举世第一名将,拿一个造反的流贼来和自己相比,然而,额勒登保是他的左膀右臂,他一向对其很尊重,所以,福康安只好忍住了心底的火气,依旧慢条斯理地说道:“德楞泰小胜即骄,疏于防备,而且还有明亮那个蠢材掣肘,安有不败之理?贼兵侥幸获胜,不过运气好罢了,若是明刀明枪的对着干,他们哪里会是对手?”
福康安自从领兵打仗以来,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同时他的身边又有一大群溜须拍马的人不停地吹捧他,说他是周亚夫再世,岳武穆重生,结果把他搞得自己也找不到北了,真的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名将了。其实,只要认真分析一下福康安参与的战役就会发现,实际上他一直打胜仗有两个原因:一是乾隆对他极度宠爱,把全国最好的军队都集中到了他的手中,而且要什么给什么,从不亏待他。除了最好的兵之外,他的手下还集中了全国最好的战将如额勒登保、勒保、德楞泰、恒瑞、杨芳等人,还有全国最精良的武器、战马等等,这都是他打胜仗的基本保证。也正是由于乾隆的这种格外的宠爱,引来了不少猜疑,也有不少流言蜚语,说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什么的。另一个原因是福康安从来也没有遇到过真正强硬的对手。他所对阵的大多是农民起义军,都是临时组织起来、没有经过很好训练的乌合之众,只有那廓尔喀人算是比较强硬的外敌,但廓尔喀不过是西藏边陲的一个弹丸小国,国小民寡,尚未开化,仍然处于蛮荒混沌的时代,与从前的匈奴突厥之类外敌根本没法相比。福康安以大兵压境,面对着这样一个小国,取得了一场胜利,并没有多少值得夸耀的。
福康安是看不到这些客观条件的,在他的心里,打胜仗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福大人德配伊吕、才比管乐,只是靠着他一个人才会打出这些胜仗来,额勒登保实话实说地告诉他龙汉青的才能不在他之下,他当然会感到恼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