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兵下武昌 (第2/3页)
说,攻打武昌是顺理成章的事。武昌是湖北首府,物产丰富,占领了那里,就基本等于控制住了湖北全省,能将湖北作为我们的基地,那将为我们今后的作战奠定牢固的物质基础。
自从我们打了大胜仗,整个形势似乎一下子就来了个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来的时候,我们虽然也控制着襄、郧,但老百姓都拿我们当流贼看,小心翼翼地不敢和我们接触,我们征兵也没有人敢来参加。但现在不同了,老百姓都知道我们打了大胜仗,都觉得我们有赢得天下的可能,因此他们的态度就开始转变了,开始乐于和我们接触,更重要的是,有很多人都愿意踊跃参军了。我们的队伍一下子就扩充到了十万人左右。
夏震山此时身负重伤,还在休养。我将他原来负责的工作都交给了文麒英来打理。文麒英是富有经验的军官,他从容不迫地整编人马,调配队伍,很快我们就拥有了一支八万余人的大军。虽然大多数人都没经过实战的锻炼,但大家士气高涨,求战心切。我和文麒英等重要将领研究过之后,决定立即向武昌发起进攻。
这次进攻,我们没有再使用什么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类的计谋,而是光明正大,大张旗鼓地向着武昌进发。这下子可让湖广总督毕沅如坐针毡,不知所措了。他匆匆忙忙地向北京发出六百里飞奏,请求支援,然后就召集武昌的大小文武官员开会议事,商量对策。
会议很快就在总督府里举行了,按理说应该有湖北巡抚出席才对。但是前任巡抚福宁走了和珅的门路,到四川当总督去了;新任巡抚惠龄知道湖北是个『乱』摊子,迟迟不肯到任,他先是称病,磨蹭了好久才上路,上路后就听说白莲教要大举进攻武昌,吓得他在路上不敢前行,一百里的路程走了七天还没走完呢。
因此,所有的重担都只能由毕沅这个年近七旬的老头子来承担了。他坐在大堂正中,看了看两侧的文武官员,只见他们一个个犹如木雕泥塑一般毫无生气,单从表情上也可以看出他们早已丧失了战斗意志。毕沅不由得心中无数,只好咳嗽一声,对大家说道:“诸位,如今教匪猖獗,贼焰方炽,逆贼龙汉青部自震天坡一战后,声势愈盛,如今要来攻打武昌了,不知诸位有何善策可以御敌呀?”
文武官员们好像都聋了一样,半天都没人回应毕沅的问话。过了好半天,湖北提督瑞林才有气无力地说道:“大人,如今贼兵声势浩大,我军不过两三万人,实难抵御,还是烦请大人速速上奏朝廷,请皇上派兵救援,否则武昌危矣。”
毕沅无奈地说道:“我早已将奏折送往朝廷,朝廷也已下旨要河南巡抚景安、陕西总兵杨遇春等人前来救援。但是他们畏敌如虎,逡巡不前,兵马慢如蜗行,看来是指望不上了。”
瑞林听了,面无表情地说道:“既然如此,请恕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