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〇九章:嘉庆赈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〇九章:嘉庆赈灾 (第2/3页)

明鉴。”

    嘉庆一拍桌子:“纯属胡闹,朕这次赈济饥民,为的是让天下黎民知道皇恩浩『荡』,知道皇上是不会忘记受苦受难的百姓的,你现在找来一群兵丁充数,朕的良苦用心如何能实现?”

    和珅说:“如今皇上亲自赈济之事已经开始远播八荒,老百姓肯定会深感皇上厚恩的。奴才以为找兵丁来充数,既可保证皇上的平安,又能让天下臣民领会皇上的苦心,乃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啊。”

    嘉庆吼道:“胡说,还敢狡辩?”和珅只好闭嘴不言语了。

    这时王杰在一旁说道:“皇上,据老奴所知,这次的赈济虽然不过是小小一件典仪,却也有人从中贪墨中饱。听说为了给这些所谓的乞丐施粥,户部居然支付了一万两银子。和中堂,请问给那些乞丐熬的那点粥还有那几十挂制钱能值一万两银子吗?”

    和珅悚然一惊:“这,这,皇上,奴才没有亲自经手此事,实在是不知实情啊。”

    嘉庆向着福长安问道:“福长安,朕吩咐你去办赈济这件事,所以便唯你是问。你来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福长安用颤抖的声音答道:“奴才……奴才是想犒赏一下那些找来健锐营兵丁,每人赏了他们二十两银子,所以……所以才向户部支取了一万两银子。”

    嘉庆冷笑了一声:“让他们出来扮一次乞丐居然还要二十两银子的酬劳,那要是让他们去效命疆场、为国杀敌岂不是要每人赏一座金山才够?上上下下都是你们这班白吃饭的奴才,所以才闹得白莲教那样猖獗。哼,你们等着瞧,这笔帐朕会慢慢地给你们算!”说罢就挥手令大臣们退下。

    福长安被吓得体似筛糠,哆哩哆嗦地好不容易才踱出了毓庆宫。他出了宫坐上轿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很快就有人来禀报:和中堂有请。福长安不敢怠慢,又赶紧穿戴整齐,坐上轿子直奔和珅家里而来。

    到了和珅家里,他很快就被请进了和珅的书房,书房只有和珅自己在那里正戴着花镜在赏玩着一方田黄石雕,见他进来,便淡淡地说了一声:“怎么样,今天你被吓得不轻吧?”

    福长安叹了口气:“唉,谁说不是啊,我现在还冒冷汗呢。唉,这下子完了,早晚有一天,我的脑袋会让皇上给搬家的。”

    和珅放下手里的石雕,摘掉花镜平静地说道:“别怕,就算是脑袋搬家,你也要排在我的后面,我会在阴间给你趟趟路的。”

    福长安都快哭出来了:“和中堂,您怎么还有心思跟我说笑啊。如今太上皇风烛残年,不定哪一天就走了,到了那时候,咱们就是哭都来不及了,您怎么还不赶紧趁着太上皇在的时候想个主意啊?”

    和珅一抬手:“等等,你刚才说什么?”

    福长安一怔:“我,我说赶紧趁着太上皇在的时候想个主意啊?”

    和珅用手一指:“对,就是这句话,就凭这句话你就犯了灭门之罪。”

    “啊,什么……什么灭门之罪?这……这句话怎么了?”福长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和珅站了起来,嘿嘿笑道:“你忘了吧,去年五月十七日,太上皇帝在养心殿里传下了谕旨,要中外臣工上表时一律称呼其为‘太上皇帝’,不得称为‘太上皇’,你少说一个‘帝’字,便是违旨,其心可诛啊。”

    “噢,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道谕旨。哎呀,和中堂,你怎么还有闲情逸致和我开玩笑啊?”福长安埋怨道。

    “不,不是闲情逸致,你来看。”说着,和珅从桌子上拿起一个盒子,将它打开,从里面拿出了一叠奏折来,递给了福长安:“你好好看看这些奏折,这上面都有些什么共同之处。”

    福长安接过来一看,这些折子大约有十多份,都是京城乃至各地不同的官员写的,有的折子是请安的,有的是汇报事项的,内容不一,每份折子上面都有嘉庆的御批,这就意味着这些折子都处理完了,可以归档了。

    福长安满是困『惑』地抬头看了看和珅,见他带着神秘的微笑在看着自己,便又仔细地看了一遍这些奏折,这回他终于发现了秘密:“哦,这上面……这上面说的都是‘太上皇’……”

    和珅呵呵笑了起来:“不错,你说的很对。这些奏折上提到咱们那位乾隆爷的时候用的都是‘太上皇’,都少了一个‘帝’字。这说明什么?说明当今皇上也没把老爷子的谕旨当回事。这大半年来,我一直留心着这件事,凡是遇到这样的奏折我就小心地把它们收藏起来,为的就是……嘿嘿。”

    福长安恍然大悟:“哦,如此说来,皇上自己就犯了……哎呀,中堂,这件事可大可小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