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七章:反攻武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七章:反攻武昌 (第2/3页)

汉三镇四周皆是湖泊,水面星罗棋布,更有长江汉江分割三镇,若是没有足够的船只,那可是寸步难行啊。”

    唐宗周说:“栋才说的好,咱们要想打胜仗,就必须在船这个事情上下功夫。星羽,你不是说在汉阳汉口也有上万的贼兵,依靠数百艘战船与武昌呼应吗?假如咱们要是能把贼兵的战船统统付之一炬,那贼兵势必会被分割成数块,彼此难以呼应,咱们可以各个击破,最终将敌军一举全歼。”

    汤守谷说:“大人说的好,咱们是应该来个火烧赤壁了——这里离着赤壁倒还真是不远。”

    方佩纶却摇了摇头:“这个办法李金囤恐怕早就想到了,据我的观察,贼兵大约有六百多条战船,这些战船从不聚拢在一起,而是分散驻扎在十余个码头上,每处大约只有四五十条船。咱们纵然偷袭一处得手,但其他的贼兵必然警觉,不会再让咱们偷袭成功的。”

    唐宗周说:“如果咱们能想个办法,让李金囤把这些船都聚拢到一处呢?”

    罗清皋说:“李金囤怎么会听咱们的话?怎么会乖乖地把船聚到一起呢?”

    唐宗周微微一笑:“那,就看咱们有没有办法了。”

    却说此时驻守在武昌城里的李金囤,其实是一直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的,他每天起床后的头一件事就是要听负责侦察工作的军官向他汇报昨天的敌军动向,敌人不管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都会认真研究一番,看看敌人到底在搞什么名堂。与此同时,他还认真地筹备着守城的各项工作。他人虽粗豪,但心细如发,对于任何细节都不放过,一点马虎大意的事也不肯去做。

    他的本意是想请在九江的文麒英带兵到武昌来,集中兵力给清军一个歼灭『性』的打击,但文麒英那里忽然出现了敌军进攻的迹象,结果会战计划被迫推迟。他只好耐心地等待下去。

    这一天,负责情报工作的刘长发又来到了李金囤的面前,向他报告敌情。刘长发说:“昨天没有别的什么事,只是在嘉鱼突然出现了一股敌军,在那里驻守了下来,还向渔港里的百姓下了命令,要他们三天之内立即搬走,否则按照通匪论处,看来敌军是要在那里长期驻扎下去啊。”

    李金囤点点头:“看来是这样,他们住在那里到底要干什么,你要查清楚。”

    刘长发立即表示一定完成任务。过了几天,他又来汇报:“敌军已经把嘉鱼的渔港里面的百姓都赶走了,正在建立军营,看上去这座军营可是不小,至少可以容纳万余人马。今天有一队打着清军旗号的战船到了那里,有不少清军下了船,到军营里去了。”

    李金囤『摸』着下巴想了一阵,就叫刘长发多派人手,详尽地侦察。

    又过了几天,刘长发又汇报这件事了。他说:“清军设在嘉鱼的军营戒备森严,根本就无法靠近。我们的几个弟兄想混进去『摸』『摸』情况,结果都是有去无回。现在我们在外面可以看到的是,不断地有清军的战船进进出出,而且渔港里的桅杆越来越多,大致数一下,已经有百十条船停在那里了。”

    李金囤的眉头紧锁了起来,他问刘长发说:“你看清兵这是要干什么?”

    刘长发说:“我看他们好像是在那里集结水师,要把那里变成一个水师营。嘉鱼离着武昌这么近,假如他们在那里安排了一支水师,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他们要是把江面截断,让我们武汉三镇彼此之间无法呼应,那就麻烦了。”

    李金囤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要刘长发继续仔细侦察,最好能派人混进敌人的军营,把详细情报搞到手。

    又过了几天,刘长发向李金囤汇报说:“根据我们的侦察,嘉鱼港内聚集的敌军战船大约已有三百余艘,远远地看上去一条条桅杆好像树林那么密。我们的弟兄在嘉鱼当地花重金雇佣了一个潜水的好手,让他在夜间潜入敌军军营查探,据他说在军营里,到处都是战船,一艘挨着一艘,密密麻麻的,岸上到处是『露』营的帐篷,驻扎着兵少说也有五六千人。”

    李金囤说:“什么,他们的船一艘挨着一艘?是真的吗?你们雇的这个人可靠不可靠?”

    刘长发说:“这个人是当地的一个渔民,和官府没什么干系,很多人都认识他的,他讲的话应该是可以相信的。”

    李金囤不再说什么,立即召集手下的重要军官开会,研究敌军的这一动态。此时,马清峰已经被任命为了李金囤的副军长,他和几个师长一致认为,敌军这是要在嘉鱼聚集水师,对武汉三镇的共和军水师发起进攻,我军应该城敌不备,主动出击,将这支敌军的水师就地歼灭,免得他们把兵力集结完毕后,让我军陷入被动。

    李金囤说:“大家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