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嘉庆当政 (第2/3页)
片刻,然后就回宫。洪亮吉等贴身重臣也都随行进屋,侍立在一旁。嘉庆拿起泡好的香茶喝了两口,这时他看见了洪亮吉,便微笑着对他说:“洪亮吉,今天你怎么没有讲话呀?”
洪亮吉一惊,忙跪下说道:“臣近日一直在苦思剿贼之方略,琢磨着哪里还有疏漏之处,所以……刚才没有说什么,实在有罪。”
嘉庆笑道:“你要是真的讲些什么,还真的未必能讲过纪晓岚他们那些老头子呢。朕把你调到北京来,就是要用你所长,让你帮着朕谋划剿贼事宜,不是让你干这种场面活的。好了,起来吧。”
洪亮吉谢恩站了起来。嘉庆放下了茶杯,对大臣们说:“好了,这嘴皮子的功夫咱们都做了,接下来该干点实际的了。现在回宫,到乾清宫去,大家好好商量一下这破贼之法。”
第二天,嘉庆在乾清宫的暖阁里召见了全体军机大臣,他首先开门见山地说:“如今形势危急啊,逆贼已占据了江南半壁,我军全面被动,只能处处挨打,如果没有良策破敌,则祖宗江山势必难保,朕将成为千古罪人。这*,朕是说什么也不想当的,因此就有赖于尔等竭尽报效,替朕纾忧。洪亮吉,你和唐宗周在江西那里有什么善策啊?”
洪亮吉忙答道:“皇上,臣离开江西的时候,唐宗周对臣说了,他一定要在一年之内练成五万精兵,一定会向贼兵发起反攻的。”
嘉庆皱起了眉头:“一年的时间,这一年之内,只怕贼兵就会打到广东了吧?到了那个时候,唐宗周就是想练兵也练不成了。能不能快一些啊?比如到年底能不能就出兵反攻啊?”
洪亮吉说:“皇上,俗语说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如果不妥善准备,则出兵必败,反而会浪费国家的财力。一年的时间已经是最短的期限了,要紧赶慢赶才能勉强将兵练成。另外,据臣与唐宗周所获的情报,目前金陵城内,龙夏二贼有火拼的可能。据臣等所知,逆贼夏震山大事营造,将其所居的副总统府建造得金碧辉煌,远超龙贼的总统府之上,其僭越之心已然昭彰。臣临行之前与唐宗周仔细参详,觉得近期金陵城内必有巨变,如果教匪发生了内『乱』,那么其必将无力进攻,我军的良机就到了。”
这时,另一位军机大臣松筠说道:“洪大人,将战局扭转的关键寄托在敌方内『乱』的身上,未免有些一厢情愿了吧?如果教匪一年之内不发生内『乱』那该如何?如果教匪发生了内『乱』,而迅速平定,那朝廷又该如何行事呢?”
这位松筠却也是刚刚当上军机大臣的。他以前曾经得罪过和珅,结果被和珅轻轻巧巧一个动作,就把他打发到西藏去当驻藏大臣,让他到青藏高原上去喝西北风了,最近他刚刚任满归来,嘉庆知道他很有才干,便迫不及待地将他调入了军机处。松筠为人较为刚直,比较敢说话,当年连和珅都敢顶,更不用说是洪亮吉了。他对嘉庆说:“皇上,依臣之见,兴办团练乃是破贼最有效最便捷的法子,皇上可以传旨江南各地,要各省各府均效仿唐宗周的样子大办团练,每府每县都要有团练,然后从中选拔出干练人才,让他们领兵作战,必能迅捷奏效。”
嘉庆沉『吟』不语,他非常害怕会闹出像唐代安史之『乱』后的那种场景,虽然叛『乱』被平息了,但到处都是军阀割据,朝廷变得毫无实权。如今这一个唐宗周,他就有点不知道日后该如何解决他,如果再搞出几个手握重兵的唐宗周来,那只怕跟剿贼失败也没什么区别。
这时,首席军机大臣,老臣王杰轻轻咳嗽了一声,开始发言了。王杰年事已高,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但是嘉庆还是离不开他,他只好勉为其难地继续当值,现在来到暖阁里,他已经无法跪着回话了,嘉庆只好给他一把椅子,让他坐着说话。王杰拿出一块手帕,擦了擦嘴角慢慢地说道:“皇上,如今贼焰方炽,我军衰敝,当此危急存亡之际,老奴以为切不可意气用事。皇上,自古对待叛贼皆有两手,我朝自定鼎以来,国势昌隆,偶有萑苻小寇,皆以天兵平定,战无不捷。但如今贼兵势大,我军难敌,皇上是否可以考虑除了‘剿’这一手之外,能不能用‘抚’的手段来应付一下呢?”
听到这个“抚”字,嘉庆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其余的大臣们也都『露』出了惊异的神『色』。王杰咳嗽了两声,接着说道:“皇上,老奴深知从古至今凡是主和者皆落得骂名,不过老奴是将死之人,对社稷的一点忠心天日可鉴,因此不避斧钺,献此刍荛之策。老奴以为,刚才洪大人言之有理,教匪中的龙夏二人确有不和之迹象。如果我们能利用通款之策多拖延些时日,或许龙夏二贼真的就火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