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七章:直取南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七章:直取南京 (第2/3页)



    钱平这才坐下,洪亮吉和唐宗周也都坐下了。唐宗周对洪亮吉说:“守墨如今已经翻然悔悟,决定痛改前非,因此从教匪那里又投奔过来了,刚到了安庆没有多久。我没有让他在外见客,免得引起不必要的惊扰,今天你洪大人到此,他是一定要来向你负荆请罪的。”

    原来,自从夏震山事件后,钱平就是失去了我的信任,我不再让他参与军机,这让钱平万分失落。随后,共和军接连败北,丧师失地,眼看着南京都要保不住了,钱平不由得后悔起来,后悔自己当初不该突发奇想,来投奔什么起义军,结果到现在闹得鸡飞蛋打,一无所获,反而是自己当初看不起的唐宗周现在大红大紫,成了天下闻名的风云人物。于是,钱平就生出了叛逃的念头,他想:就连黄世良都能成为唐宗周的座上宾,我一个他多年的好友,为什么不能在他那里再讨到一碗饭吃?就这样,他悄悄地派人与唐宗周联系,想要投奔他,唐宗周对此表示欢迎,结果钱平就乘着没人注意他的机会,偷偷离开了南京城,来到了安庆,投奔到了唐宗周的帐下。

    如今,洪亮吉来了,他也曾是钱平的好友,当然应该见一见。只不过如今唐、洪二人都已是一品大员,官高爵显,而钱平却是个刚刚叛逃过来的白丁,双方地位悬殊,这不能不让钱平感到尴尬。

    洪亮吉上下打量了一番钱平说:“守墨啊,当初你误入歧途,上了贼船,以举人的身份从贼,罪过可不小啊!如今能『迷』途知返,当然是好事,不过你也要有所表现,为朝廷做些该做的事情,这样我和养浩才好为你说话,给你网开一面啊。”

    钱平的心里不由得一阵泛酸,过去,他和洪亮吉在一起也是不拘形迹,举止随意的,可是如今两人的地位都变了,洪亮吉竟然对他打起官腔来了。不过这也没办法,谁让自己来到了人家的屋檐下呢?他只好陪着笑脸说:“稚公教训的是,我以前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太过荒唐了,如今我一定竭尽犬马之劳,帮助你们完成剿贼大业。”

    洪亮吉说:“如今金陵的情形如何?”

    钱平说:“已经『乱』作一团,上上下下人心惶惶,很多老百姓都在想办法逃到乡下去,龙汉青对此并不禁止,我就是趁着这个机会逃出城来的,过些时日,等到养浩的大军杀到城下的时候,只怕城里连一半的人都不到了。现在龙汉青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只是把萧天云的三万多人从前面调了回来,另外还派人到苏州、杭州等地紧急招募兵员,说是要组成什么义勇军呢。”

    唐宗周笑着对洪亮吉说:“这便叫做临时抱佛脚,他龙汉青平日里搞什么民主自由,结果闹得百姓们都不交税,他一直无力组成一支大军,只能靠着十来万人打天下。现在他的精兵都被我打光了,临时想要再凑一支军队,哪有那么容易。”

    洪亮吉点点头:“看来此贼方寸已『乱』,我大军杀奔金陵,必能势如破竹、一举奏凯。当然了,兵者生死之地,不可不察,我们也不能麻痹大意,被敌所乘。守墨啊,你在贼中多年,是否知道龙汉青还有没有什么杀手锏之类的东西深藏不『露』啊?”

    钱平说:“他没有什么了,就是剩下萧天云那点兵了。另外,几年前,他就嚷着要从西洋购进洋枪洋炮,说是有了这些东西,推翻朝廷易如反掌。他自己也曾与西洋的使节达成过协议,不过,听说西洋诸国远隔数万里,如今好几年过去了,那些洋枪洋炮还是不见踪影。”

    唐宗周说:“龙汉青竟想勾结外藩,图谋叛逆,此人必是石敬瑭一类的人物,其心可诛。不过,他这也是一厢情愿罢了,想那海外蛮夷皆属蒙昧未开之地,不习教化,不通圣道,哪里会有什么克敌利器?都是龙汉青胡思『乱』想罢了。”

    洪亮吉心中却一动,他想起了我对他所介绍的那些西洋诸国的事情,深知洋枪洋炮是真实的存在,而非臆想虚构出来的。但是他又不好对唐宗周说自己和龙汉青谈过什么话,只好不去谈这件事,对唐宗周说道:“养浩,你还是说一说,你到底打算怎么打金陵这一仗吧。”

    再说一下南京城里,如今城里的空气高度紧张,所有的人都满脸愁云,百姓恐慌不已,每天向外逃出南京城的人络绎不绝。

    我在总统府召集了一次军事会议。赵广济向大家报告说:“忠孝军正沿着长江向南京推进,目前已经攻占了芜湖、当涂等地,就要越过采石矶,『逼』近南京城下了。目前,我军在南京的守军人数大约六万,其中只有萧天云将军所率的第二军三万多人较为精锐,其余的士兵平时很少打仗,不谙战事,战力不强,而敌军的人数估计在十万左右,我军居于绝对劣势。”

    赵广济讲完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