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重整旗鼓 (第2/3页)
了,朝内的各位王公大臣们也会竭力反对的。我可是一点把握也没有啊。”他边说边看了看唐宗周。
唐宗周端坐在椅子上,眉头蹙成了一团,他沉思了良久,终于重重地一拍扶手,大声说道:“这笔钱咱们自己收!”
洪亮吉一愣:“自己收,你自己怎么个收法?”
唐宗周说:“现在这大半条长江不是都在咱们自己的管辖之下吗?还有湘江、赣江、汉水等等河流也都由咱们掌握着。我看咱们就在河道上设下卡子,以收厘金的名义向过往船只收钱,只要收上一年半载,我看就能把这笔钱凑够。当然了,要想征收厘金,还需要皇上批准,这就有劳稚公了。”
洪亮吉目瞪口呆:“养浩,你居然想出这么个点子?这和加派有什么两样?而且你这还是由自己来征收,这岂不是自辟财源,养兵自重吗?朝中的大臣们会更加猛烈地攻击你的。”
唐宗周说:“这只是临时的举措,你可以对皇上讲,只限两年,两年后,我一个铜钱也不收了就是。”
洪亮吉说:“你这么讲,只怕是也没人会信。前明的‘三饷’也是事先许诺只收一两年,结果到后来变成年年都收,一直拖到明朝灭亡。本朝的很多加派也都是‘临时的’、‘暂收的’,结果怎么样,还不都是一一变成了常收不变的?养浩啊,有句话我说了你可别不爱听,你说人家龙汉青为什么能聚敛起如此之多的人心?人家不虐民啊!在他们那儿,很多百姓都欠税不交,守墨你说对吧?即使是这样,他们也很少把欠税的百姓绳之以法,这老百姓就是为了少交点税赋也要支持龙汉青啊,可是咱们这里呢?加派又加派,罗掘俱穷,竭泽而渔,老百姓能和朝廷一条心?咱们不打败仗才怪呢。”
唐宗周说:“稚公,你这样讲就不对了,我这么做是为了朝廷,为了大清的江山,为了列祖列宗的基业,这是大事,怎么能瞻前顾后,首鼠两端呢?难道说老百姓一叫苦咱们就什么都不干了?就眼睁睁看着大清的江山丢给逆贼不成?稚公,收厘金这件事能不能帮上忙,你自己看着办吧,反正我是要上折子的。”
洪亮吉说:“忙当然是要帮,我尽力而为就是了。只是有一件事,养浩你要想好,如果你收了厘金还是不能把教匪剿灭,那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唐宗周说:“如果到时候还是不能剿灭教匪,我唐宗周情愿一死以谢皇上。”
在南京城里,我和王聪儿、程允中、萧天云、蔡老石等人一起和吃了晚饭,大家畅叙别情,谈得兴致勃勃。晚饭后,大家意犹未尽,便点起了灯烛,在总统府里继续畅谈。
彭冠英说:“我在这一路去英国的船上,就把英语学得八九不离十了,到了英国,我拿着总统的国书直接就去见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对他提出了签约购买军火的要求。这个家伙很滑头,对着我说尽了好话,但就是不肯答应我的要求,后来我才问明白了,原来他是嫌咱们给的条件太少,他一门心思地想要从咱们这里割去一块地方做殖民地,崇明岛咱们不给他就想要舟山群岛,舟山群岛不行他就要广州附近的海岛。我临走的时候总统给我交代了,割让殖民地的事说什么也不能答应,于是我就跟他死缠硬磨,我拿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和咱们共和国的开放政策跟他做对比,问他是选择哪一个能让英国获利更多。最后,他终于被我打动了,答应让我去他们英国的议会发表演说。我在他们的议会里用英语对他们那些戴着假发的议员们讲了很长的一大篇东西,最后他们都为我鼓掌,议会表决大多数都赞成签约,结果就这么定了下来。”
我高兴地说:“冠英啊,你立了大功啊!有了这些军火,咱们就再也不怕唐宗周的忠孝军了,一统天下也就为时不远了。”
彭冠英说:“总统,等咱们一统天下了之后,就一定要好好地向英国学习,照着他们的样子来建设咱们的国家。以前,总统你对我讲西洋国家有多么多么好,我听了还有些半信半疑,现在我自己到了那里亲眼一看,真的是非常了不起啊。我在英国的时候,闲来无事就到处游历观赏,我参观了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我参观英国的兵工厂、炼钢厂、还有造船厂,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还见到了瓦特先生,听他给我讲了蒸汽机的原理和构造,并且学会如何『操』作蒸汽机。我还去过卡文迪许先生的实验室,听他给我讲了物理学,这一切都让我茅塞顿开。咱们中国和人家相比,差得实在是太远了。我已经和威廉?皮特首相商量好了,他答应接收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愿意提供必要的帮助。总统,我看咱们现在就应该开始选拔留学生了。”
我笑了:“冠英啊,你到是个急『性』子。你放心,咱们一定会尽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