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四章:江南之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四章:江南之行 (第1/3页)

    达维多夫详细地对松筠说道:“首相先生,我现在从北京回到莫斯科就需要大约四个月的时间,回到莫斯科之后把结果禀报给我国的沙皇陛下,然后再由他下达命令进行生产,这中间大约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生产出这些武器大约要一年的时间,然后再运到这里,总共算起来两年的时间都未必够。另外你们大概也知道,南方的叛军在使用西方的武器时都要排成线『性』队形,这是必须的,你们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熟练掌握这些武器。因此,这段时间是很漫长的,你们一定要坚持住,不要在我回来之前就被叛军打败。”

    松筠送走了达维多夫,就来向嘉庆帝汇报。听说要那么长的时间才能拿到洋枪洋炮,嘉庆不由得也紧皱眉头,他想了想,对松筠说:“你们军机处是怎么想的?咱们到底能不能挺过两年?”

    松筠说:“目前,我蒙古铁骑正在苏北、河南一带巡弋,逆贼畏我铁骑,始终不曾派大军交战,双方偶有些零星交手。由此可见,蒙古骑兵还是很管用的,不过,据探报,逆贼正在四处购马,准备组建骑兵,不知道他们的骑兵到什么时候才能成军,也不知道他们的骑兵会有多强的战力。”

    嘉庆叹了口气:“唉,还是尽人事而听天命吧。如今国事繁重,兵情危急,今年朕就不去承德避暑了。”

    松筠说:“陛下圣躬康健乃天下第一要务,如今逆贼的骑兵尚未练成,轻易不会开始北征。北京的夏季暑热难耐,陛下龙体要紧,还是到承德避暑山庄去调养为上啊。”

    嘉庆说:“朕的心里也不知怎么搞的,总是不踏实,总是觉得好像要有什么塌天的大事发生一样,就是到了承德,朕也睡不安稳啊。对了,洪亮吉应该到江宁了吧?也不知他能和龙汉青谈成什么样子。”

    再说这洪亮吉到了南京之后,就被程允中客气地安排到了迎宾馆中,盛情款待,就这么过了两三天,程允中始终不提谈判的事。洪亮吉便对程允中提出要见总统,程允中说:“龙总统最近非常忙碌,你稍等几天,他一定会见你的。这几天,你没有事,不妨在南京到处走走看看,如今的南京变化可大着呢。”

    洪亮吉只好耐心等待,他换上了青衣小帽,拿着折扇,在几个侍从的陪伴下到南京的街头去闲逛。他是坐着轿子从下关进的城,当时并没有仔细观赏街景,现在四处一看,果然是与以前大不相同了。

    最显著的变化是街上的男人们脑后都没有辫子了,洪亮吉等人悬着辫子在街上走,显得格外醒目。上一次洪亮吉来的时候,街上留辫子的男人还很多,而龙汉青显然不会采用什么强制措施让大家剪辫子,这辫子是大家自己剪掉的,这就意味老百姓都对共和国充满了信心,大家不会再留着辫子防备清兵打回来了。

    南京街头的另一个变化就是外国人显著地增多了,有很多洋人在街头走过,甚至有一些穿着袒胸『露』背的长裙的洋人女子经过,而南京人好像是见怪不怪,并没有好奇地围观,甚至有些中国人也开始学习洋人的打扮了,有的中国人戴着洋人的高礼帽,有的上身穿着洋人的西装下身蹬着中国的布鞋,千奇百怪,无所不有。

    在街边的店铺里,洋货随处可见,钟表、皮鞋、衣料、眼镜、烟草、玻璃杯等等应有尽有,还有很多西洋『裸』体画,也都被当成了稀罕物摆在那里出售。

    洪亮吉等人信步行走着,忽然听到街边传来了书声朗朗,初一听以为是开蒙的学童在背诵《三字经》,但仔细一听,怎么内容不对呀,他走到街边的房子旁边侧耳细听,只听得里面的孩子在朗诵道:“……哥伦布,驾巨舟,向西行,见美洲。麦哲伦,环球游,身虽死,名不朽……”

    噢,原来南京这里不再把四书五经当成唯一的课程了。洪亮吉不由得又想起了目前依然死气沉沉的清廷,本能地感觉到他们已经没有希望了,而在这里,到处都是生机勃勃,充满了朝气,这里才真正代表着中国的未来。

    洪亮吉默默地向前走着,忽然发现街上有些『骚』动,有人在奔走相告:“喂,快来看啊,快来看啊,快来看洋进士啊!”

    洪亮吉一愣,怎么还有洋进士,洋人也能通过中国的科举?他忍不住想看个究竟,便快步向前,跟着人流一起向前涌去。走着走着,他跟着人群来到了一个广场,只见在广场上搭起了一个高台,台上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欢送赴英留学生壮行仪式。

    在台子上面,有人正在大声讲话,说的是什么洪亮吉也听不清楚,他只好尽力向前挤去,终于能听到台上的人在大声说道:“下面请彭冠英先生讲话。”

    只见一个英俊的年轻人来到了台前,对着台下大声说道:“各位南京城的父老们,今天我们在这里欢送一百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