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前方来信 (第2/3页)
荒凉的国土是俄国用来抵御入侵者最有利的武器之一,查理十二和拿破仑都在这上面栽了跟头,但愿我们不会。”
“当我们在7月18日,来到了叶卡捷琳堡城下时,我们终于见到了一个像样的村庄,而这个村庄都属于一个人,一个叫米哈伊尔?波利亚科夫的地主,这里是属于他的庄园。在这里,我平生第一次见到了农奴。”
“在国内的时候,我原本以为俄国的农奴都会戴着枷锁,被监工用皮鞭驱赶着去地里干活,到了晚上,他们会像牲口一样被锁在四面漏风的棚子里,但是这次见到真正的农奴,却是完全的不一样。其实他们就像中国那些租种别人土地的佃户一样,在自己的家里生活着。所不同的是,他们没有不耕种主人土地的自由,也不能离开主人。”
“他们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老婆孩子,只是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们需要给地主干活,然后从地主那里分到粮食。我留心观察了一下农奴的生活,觉得他们生活的还可以,并不是忍饥挨饿、饱受摧残。”
“在国内的时候,经常听到像莫洛佐夫那样的人在谴责农奴制,说农奴制难以废除的原因就在那些地主,他们都是阻碍俄国前进的绊脚石,但是经过在这个庄园里大约一周的居住,我吃惊地发现,竟然是农奴们不肯离开地主,是农奴们不愿意废除这个制度。”
“我在闲暇时曾经问过一个农奴,废除农奴制好不好?他说:不好,老爷,现在波利亚科夫老爷养着我们,即使是收成不好的年景,他也会保证我们吃喝。要是离开了他,我们哪里会有这种好日子过呢?”
“我也曾经问过波利亚科夫本人,他摇着头对我说:他的祖上只有十几个农奴,那时候养活他们很容易。现在农奴繁殖的越来越多,各家老少加起来已经有七八十个了,幸亏荒地非常多,可以随意开垦,否则就没法容纳这么多人。但是如果遇到大旱大涝的年份,他就苦了,那时候土地再多也没用,必须得拿出自己的家底来贴补农奴。波利亚科夫对我说:先生,我们这里就像一个大家庭,我是家长,必须管好所有人的死活。我问他是否知道有人呼吁废除农奴制,他对我说:我早就知道,让那些读书人都见鬼去吧,他们从来都不到乡下来,闭着眼睛就在那里胡说。如果真的废除了农奴制,我就让农奴们都去找那些教授们要饭吃。”
“周飞,我说的这些你都没有想到吧?看来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农奴制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一种奴隶制度,而是一种人身依附制度,地主和农奴已经成为了彼此依赖的共生关系,如果强行把他们拆开只怕会让俄国大『乱』的。我现在真的替那些俄国的民主主义者发愁了,这样的民众,这样的文化,他们可改如何下手进行改革呢?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