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撤兵东归 (第2/3页)
可能坚守住。鄂木斯克的卫戍司令周飞到任后,把鄂木斯克的防御工事大大地加强了,同时还尽可能地储存了过冬的物资。因此,我们可以把鄂木斯克变成一个要塞,在这里坚守,吸引俄军前来进攻,化不利因素为有利,争取在鄂木斯克城下将俄军击败。”
彭冠英笑道:“周飞这个小伙子不错啊,老夫没有看走眼,他确实是个人才。”
林阳转向了文勇:“你对于这个作战方案有什么看法?”
文勇说:“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俄军不来进攻鄂木斯克,那么整个西伯利亚将尽属我国所有;如果俄军前来进攻,他们将变成劳师袭远,我们可以以逸待劳,沉重地打击他们。”
秘书长余长吉说:“我认为杨烈应该被解除职务,他不适合继续担任前线总指挥了。当然我们可以给他一点面子,说他是因病辞职,我们必须换一个有能力的指挥官。”
柯云上将说;“李正德中将是一个合适的人选,我推荐由他来接任。”
林阳点了点头,又征询了一下彭冠英的意见,这时他才说道:“好吧,既然你们都这么看,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去做吧。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要灰心,实际上到现在为止,我们一个败仗都没有打,而且平添了两倍的国土。同时,从整体的战争形势来看,俄国还是完全地处于下风的,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正和他们激战,俄军伤亡惨重,我们也给了他们严重的打击。现在,咱们撤兵东归,这只是整个战争中的一个小小『插』曲。我们还有上百万的后备部队可以调上去,还有大量的作战物资可以使用。财政部向我报告说,我们的国家现在实际上还没有真正进入战时体制,生产能力还没有全都转移到军用品上来。就是这样,咱们已经取得这样的成果,难道不值得我们骄傲吗?好了,下一步的作战,大家要齐心协力,一定要把俄国人彻底打垮,龙汉青总统的遗愿咱们一定要实现!”
会议结束后,文勇就立即草拟了一份电报发了出去,命令杨烈率领部队撤退到鄂木斯克,而不是叶卡捷琳堡,当然撤换杨烈职务的电文并没有发出去,他打算等着部队撤到了鄂木斯克之后再说。
由于北京与鄂木斯克之间已经架设好了临时电报线路,所以北京的电报立刻就发到了鄂木斯克,然后由通讯兵骑马紧急送往前线。当杨烈接到这份电报时,已经是11月17日了,乌拉尔山的南麓已经飘起了鹅『毛』大雪。
对于这份电报,杨烈还有些不愿意服从,他草拟了一份电文,力陈退守叶卡捷琳堡的诸多优点,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一定可以守住叶卡捷琳堡。随后,就派通讯兵骑马赶回鄂木斯克,把电文发出去。另一方面,不管是撤到叶卡捷琳堡,还是撤到鄂木斯克,反正都是要向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