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诸子百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章 诸子百家 (第2/3页)

:你有何疑惑,但可问来。孔子面色欣喜,开口询问,老子一一解答,孔子面色如常,时而有疑惑闪现,毕竟他是儒家,老子是道家,道法有异,岂会完全赞同,只是心中虽然不赞同,可是也可以借鉴,将心比心,以他人之道验证自己的道,才可以祛除瑕疵,得窥大道门径。一答一问转眼间就过去七日,两人都不知疲倦一般,也没有口干舌燥之感,孔子问完最后一个问题,端坐在蒲团上,闭上双眼,脑子思索着老子所讲真言,老子也不催促,精心等待,这一静就是两日,九日一过,孔子朝着老子拜道:多谢老子指点!老子点点头,笑道:你也该回归真我了!就由贫道代为出手吧。说完,手指一点,点在孔子眉心,孔子面色露出茫然,过了一阵,真我回归,自然是孔宣道人,孔宣拜道:多谢老子圣人成全!老子笑道:鲲鹏道友倒是好手段,从不干预你自己道法,让你随心追寻大道,虽然有些偏崎,可是终究是自己寻道,道心稳固,贫道弟子玄都都未必能及。孔宣再拜道:老子圣人谬赞了,玄都道友在圣人门下学法,自然有圣人大道的影子,道法无常,前人之道也未尝不可寻出新道,此次若非圣人成全,弟子还要再等数十年才可回归真我,谢过圣人了。老子点头,孔宣面色没有丝毫自傲自满,心性修为也不浅,不像一些人空有高深道行,可是道心却不够坚固,心性更是糟糕透顶。两人再无问题,孔宣拜别,老子也不久后离去。

    人间老子宣传道家,孔宣宣扬儒家,各有千秋,虽然其中相差何止千万,只是寻常凡夫俗子又怎能看出其中的深浅,都有自己的追随者与拥护

    者,只是每逢两人相遇,孔子对老子都执半师之礼,谢过当日指点之恩,老子身为圣人,除了那些大神通者,谁的礼受不起,也坦然收之。除了两人之后,后来又出现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各有不同,墨家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法家认为当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总之是各个流派都有一定的思想,在一定领域内都是正确的,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有一定的影响。

    孔子弟子三千,习得六艺者七十二人,被称为核心弟子,不过孔子在离去之际也只是传下基础的道法,让他们去研习,若是有一日飞升地仙界,可以去南儋部洲儒山寻他,他自然护持他们,说完,便飞升而去,在这个道法就要没落的时代,掀起一阵风波,让很多人再次追寻起神妙的道法来。老子也教授了很多弟子,传下了道法,不久也回到地仙界,开始新的筹划。

    孔宣回到地仙界,直奔南儋部洲儒山,开了护山大阵,他径自遁上主峰,在那里有一座玉台,孔宣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