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说点心里话】(免费章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说点心里话】(免费章节) (第2/3页)

无数疯狂的罪恶行径,暴露出最丑陋的一面。在那样的时代里,没有任何人权可言,没有任何尊严可言,有的只有无尽的杀戮、血腥、野蛮。

    朝代更替了那么多次,冤魂何止上亿,为什么同样的惨痛教训需要经历如此之多?只因为正义的价值观没有得到树立,没有得到发扬。每一个人都有正义与邪恶两面,发扬正义,抵制邪恶,才能得到永远和平的美好生活。在人们的觉悟还没有达到这个高度之前,老子所言的无为而治,正是恰当的。

    一个无为社会哪怕发展再慢,总归是和平的,比起无数次朝代更替所带来的无尽杀戮和巨大破坏,却是要幸福太多了。然而人心总是不足,和平久了,总有人思动,渴-望重温被历史描绘得无限美好的英雄过程,于是无数热血的人们倒在了残酷的互相残杀之中,只有非常少的一小撮人能幸运成为未来的历史英雄,只因为这段历史是他们打出来的,美其名曰而已。诸如战争,被描绘的是多么让人热血沸腾的事情,似乎那是最能考验男子汉的事情。但曾研究了二十年所谓战争艺术的火恰,只想感叹,再热血的人,在初次上了战场后,马上就会被残酷的现实所觉醒(如果他能有幸不死的话),这并不是艺术,只是血淋林的杀人勾当,被砍断的残肢断臂,被炸开的露出跳动心脏的胸膛,被掀掉的狰狞头颅,一切都是血淋林的。

    火恰曾经也是多么渴-望重温战争的激动,但在真正体会到一个个活生生的美好家庭妻离子散、白发人送黑发人家庭的悲痛之后,早已变成了一个坚定的反战分子。火恰设身处地想到,如果自己的家庭也是那样,那将是多么痛苦,历史绝不只是文字与数据,而是活生生曾经发过的一幕幕无尽的悲剧组合。真正用心体会到了历史的真实场景,就不会再对所谓的英雄崇拜,真正的英雄只有那些在最残酷最恶劣的情况下,仍能坚持爱心,坚持道德,坚持责任,分享最后一个饭团,不畏耳边呼啸而过的密集子弹、地毯式覆盖的炮弹弹幕去抢救暴露在外的奄奄一息痛苦万分的战友,为了掩护柔弱的妇女儿童而以单薄之躯勇敢冲向势不可挡、毁灭一切的铁蹄……在茫茫黑暗中折射出微弱而美好的人性光辉,温暖人们的心灵。

    所幸在经历了灾难深重的二次大战后,虽然还有一些局部战争,世界终于实现了难得的长久和平,这是多么来之不易。正义的价值观越来越成为主流,至少能与邪恶相抗衡了。虽然现实还有很多不足,但至少,比起灾难深重的血腥历史,这已经太难得了,应当懂得珍惜。火恰不成熟的时候,曾经像鲁-迅一样尖锐批判存在很多缺点的现实,自诩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杂文家,等更清醒成熟一点后,才发现这个世界上其实还有很多的美好,以前自己只看到了太多的丑陋,忽略了美好。鲁-迅先生也是太不知足了,他当年能那么畅快淋漓挥舞文字的匕首,毫不留情地揭露现实,已是多么难得,北洋时代再烂,对文人还是敬畏的,没有什么监管,自由度比蒋先生时代要大多了。后代的杂文家却是多么自叹不如。早在战国时代即有百家争鸣的自由风气,那是文人最幸福的时代,自始皇之后再无争鸣,让人多么感慨。

    知足者常乐,现实虽然有缺点,但美好也有很多,并且还会越来越多,看到更多的美好,才能对生活更加充满希望,相比人命贱如狗的乱世,这已是多么幸福了。火恰的世界观经历了几次痛苦的颠覆,最先是左,然后到右,再到中间彷徨,随后成了宿命论者,最后恢复了小时候的简简单单(这也是书中主角古阳带有点孩子气的原因,不是火恰真不成熟,只是讨厌那种心机复杂的成熟,人应该多一点原本的纯洁)。

    以前火恰写网文就是典型的邪恶释放,后来渐渐醒悟了一点,多了一些温情,不过惯性仍然不小,写这本书,仍然抱了残存的邪恶思想(纵使对邪恶批判那么多、认识那么深刻、自己仍然抱有如此思想、只能说明人类的惰性实在太强了),初衷即不好,比自己的实际觉悟低太多了。这也是写文的无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