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相当于在读幼儿园(第一更) (第1/3页)
古阳和陈国安谈了一下集团的五年发展规划,陈国安在感慨的同时,还是很兴奋的,他需要的就是空前的发展速度,并送给了古阳一份大礼,一年内将有十几个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由圆梦集团主导进行。
满载而归的古阳心情不错,把好消息和王诗雅说了,让这位媳妇也是无比兴奋开心,热情空前。
晚上那媳妇在书房激动研究集团的干部布局和发展规划,古阳则在一旁沉思。
大量调干部到集团任职,古阳自然有自己的考虑。
集团扩张速度很快,各类优秀人才也蜂拥而来,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假以时日,集团自然能够培养出大量优秀干部,不过在最初阶段,却明显缺少了有丰富经验的领导干部,发展太快容易失去控制。古阳调来的这一大批党政干部,都是相当优秀有发展潜力的,一旦到任立即就能充分发挥出强大的领导能力,把集团还有点杂乱的人才体系好好整合,以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建成能打大仗硬仗的强大队伍。时间,正是古阳现在所最需要的,速度压倒一切!
事实上,对集团庞大的发展规划来说,调来这么多党政干部一点也不夸张,今后将有大量高挑战性的工作等待这批优秀干部,足以给他们提供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像即将调来的15名集团党委委员,看起来很多,跟古阳所规划的庞大集团体系来说,却还是相当紧俏的,像那些重要的子公司,日后动辄数以千亿的资产规模,公司领导没个集团党委委员的头衔还真不合适,何况组织部这类党务部门就要占用好几名委员的位置。
那些被古阳打报告调来的党政干部,能力非常出色是肯定的,不过这些干部一般没有在企业干过,对实干经济还缺少一点感性经验,到集团来锻炼的好处是显而易见非常大的。他们在原来的党政岗位上,虽然能力出色,但限于官场的特点,很大部分精力要用于确保自己的位置和日后的升迁,这样就较大限制了他们发挥自己能力去为人民谋福祉,而在集团,他们则能最大限度发挥出自己的工作能力。等到以后他们从集团走出去后,有了集团的背景,对前途考虑就不用再那么费心了,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之上,对国家和人民的巨大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党政干部到集团任职,同时也能用他们的人脉与经验,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扩张时游刃有余,扩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和方方面面的单位和人物打交道。比如有一位即将调来担任圆梦工程建设集团书记的某个省城书记,单是其身份就能让以后和其打交道的对方敬畏不小,讨价还价就要简单多了,这样的书记做起来事是很有魄力,也很有胆略的,十分符合古阳的大踏步发展战略,这绝不是集团年轻的经理们现在就能做到的。而且调来的党政干部也能和原来单位保持紧密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