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五章 未传先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五章 未传先教 (第2/3页)

不少是华夏古、书法界的文坛大家。

    杨叶这番深入浅出的开场,听得这些人频频抚掌称‘妙’。对这个华科院最年轻的的院士也没了小视之心。

    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不是把专业术语都经常放在嘴边,而是用一些简单易懂的解释,说出其中的精髓。

    而杨叶就做到了。

    对于文王系统整体的思路,杨叶不是脑子一热就开始对国家对众人说“我要搞新系统,我要研究。”

    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定下的。

    在确定之前,他读了十多个不同版本的《易经》,也对华夏古代的‘周易术数’做了一些研究。

    在武当山那段时期,给杨叶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创造文王系统的念头也是在那个阶段萌发的。

    11点。杨叶大致把《易经》中的八卦与阴阳二进制的关系,向众人讲解一遍。

    幽默的语调,以及足够浅白的解释让所有人都能听懂,并对华夏古文明越发的感兴趣。

    ……

    “组长!你把《易经》研究的这么透彻,会不会算卦?你对那些预知未来的手段怎么看?”

    自由提问时间。一名组员高声问起众人最感兴趣的事。

    占卜,算卦,自古就是华夏人和世界各国热衷的事情。

    即使到了科学发展的现代社会,依然有人相信这些‘封建迷信’。

    不少人觉得:人一生下来,未来便已注定。

    古语中有句话叫: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这句话充分说明‘封建迷信’,已经根深在部分人的血脉、基因里。

    文王创造《易经》,也是为了预知未来,参悟宇宙(古往今来的意思)。而不是现在人认为的文化价值。

    所以现在一提起《易经八卦》,人们就不自觉的与‘算卦、占卜’联系在一起。

    搞得《易经》神神秘秘,甚至被一些无知的人妖魔化。

    “既然问道这里,那我就说一下吧。”

    杨叶拿起碳素笔,在白板上画了一幅‘事故发生概率图’。

    通过投影机的放大可以清晰看到:

    这幅‘概率图’中。

    既有八卦,也有计算机语言,还有一些数字学知识,然后将这些全部连接起来,似乎就成了一种‘计算公式’。

    该公式即是程序语言。也是数学密码,又是算命先生所说的‘卦象’。

    通过这三者的联系,不少人都有点明白杨叶要表达的意思,一个个显得极为兴奋。

    一直以来,没有人能把《易经》与算命之间的关系清楚的讲出来。而杨叶却通过一幅简单的‘图画’做到了!

    这点,还要感谢杨叶与众不同的头脑和丰富的知识。

    普通人想一件事,只能想一面,杨叶想一件事却是两面都看。

    但这并不代表着他就‘有算无漏’,毕竟人不是计算机,里面夹杂但感情等诸多因素。这也是人性最美的地方。

    “古代希腊数学早就说过,研究数学,就是研究宇宙。宇宙变化和运动奥秘,都可以通过数学来解答……”

    “古代佛家道教也讲‘因果轮回’‘阴阳变化’,如果把‘因’看做0,‘果’看做1。这不就是计算机的二进制?”

    “通过这张图大家应该不难理解,《易经》就是一套古代的计算系统!怎么用,你用来干什么?是你的事。”

    “通过易经八卦算命,就好像通过计算机模拟一场事故发生的概率一样……”

    “算命先生帮你计算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