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六章 见微知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五十六章 见微知着 (第2/3页)

辈、宾客,一看到杨叶就跟过年似的,纷纷拱手问好,大爷长大爷短。

    11点,村南升起起灶火,杨母带着飞燕等女性族人开始准备食材,青年晚辈则跟着请来的村宴厨师搭台起灶,烧火做饭。

    根据名单统计。这次受邀前来的一共有670余人,全都是各乡县有头有脸的人物,其中光李家村就占了近200人。

    所谓‘人多好办事’。

    华夏人办事讲究的是一个‘面’字,说话讲究一个‘理’字。

    杨叶之所以邀请这么多人,看中的就是华夏人的‘面理’心里!

    现在他想和死者家属讲‘理’,就要把人请足了,让对方估计自己的面子。

    如果李家村人真的不顾面子大喊大叫。胡乱开口的话,就会遭到周边人的鄙视,并将其视为‘蛮夷’‘无教养’‘不讲理’的人!

    华夏人就是这样。

    春秋时期打仗,两方先排好队形。你射一箭,我射一箭,拼的就是个人的本事。

    如果你不等对方先排好队形就杀过去,就是赢了也不光彩。被视为野蛮行为。

    这就是礼法、面子。

    现在华夏虽然进入信息时代,文化知识也丢的差不多,但骨子里还遗留了‘天朝上邦的风骨’!

    就好比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与中世纪欧洲的骑士精神。

    越是偏远小村,这种古代遗风也就越重。

    当然,杨叶也不会让这些德高望重的老人白跑,杨叶会每人孝敬200元作为‘车马费’。

    ……

    祠堂。

    “叶儿,来,这是你李爷爷,你小时候还在他家尿过炕呢!”

    “呵呵,是杨娃子啊,你现在出息的很啊,好好好……”

    “李爷爷好。”

    “来,这是吴家村的吴大伯。”

    “吴大伯你好。”

    “哎呀,不敢不敢。”

    “呵呵……大家先坐啊,二娃三娃,去把你嫂子叫来!”

    “哎!四叔。”

    目送着两个侄儿离开,杨父拉着杨叶走到一旁说道:“儿啊,刚才我和你叔公他们商量了一下……他们让我问问你准备出多少赔偿款。”

    “刚才我算了一下,光是车马费……今天的饭钱都快20万了。咱现在虽然家大业大,但也经不住这么花啊!”

    “20万能买到这种排场,已经不错了。”

    杨叶接过父亲递来的香烟边走边道:“羊毛出在羊身上。我本来给李家人的标准是500万,不过咱们今天的‘投资’这么多钱,我已经不打算给他们这么多,最多赔偿50万。”

    “如果他们还无理取闹,我就把这50万砸在‘其他人’身上,让他们一分钱都拿不到。”

    “呵呵。儿子就是长大了,想的比老子长远。”

    杨父听完儿子的解释,瞬间就明白他的用意。

    现在杨家人不是不占理,而是没有说话的权利,毕竟死人的是李家。

    昨晚对方就是宰他1000万,杨叶也不会眨眼,因为他想快一点达成和解。避免造成舆论影响。

    可关键是:对方不仅仅想要钱,又想要地!一时半会很难达成协议。

    到时候新闻媒体和舆论肯定会介入。

    那时如果杨叶还高价赔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