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九章 亲情至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六十九章 亲情至善 (第1/3页)

    12月15日。

    话说杨叶一行返回燕京后,按照之前定的安排,先在柳家四合院住下,休息一晚后第二天参加央视举办的‘经济人物颁奖晚会’。

    晚会上大多是杨叶的老朋友,吴金纬,方九玄等人也都受邀前往。

    除了一堆恭喜和寒暄之外,会上也没什么好谈的。

    值得一提的是,杨叶现太子党内部似乎生了一点矛盾,而吴金纬也曾暗示的和他说了一句:好戏要开始了。

    13号,14号两天,杨叶接受了燕京电视台tv的两次访问,并在洪家逗留了大半天。

    今天一早,杨叶便和小宇等人搭机前往他的家乡——乾元县。

    乾元县地处华南以北,自古民风淳朴,物产丰厚。有赛江南之称。

    与中原腹地不同,乾元县的民族分布情况以少数民族居多,汉人只占当地人口的1o%-17%之间。

    尽管如此,当地文化结构上还是以儒家文化为根基。

    在文化氛围上甚至还要越中原。

    在这个不出名的小镇,四处都可以看到儒学、儒商遗留下的痕迹……祠堂,宗庙,私塾,以及‘乾元’这两个字。

    《易经》中,乾元代表天道之始。

    华夏四大古典《西游记》中,开篇也有提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由此可见乾元县的文化厚重之处。

    驱车5个多小时,杨叶、小宇王峰在钱家人的载送心抵达县城。

    一进入小县,就感觉一股儒家古典扑面而来,加上今天下着小雨,处处可见孟冬江南的幽美。

    “真是江南孟冬天,荻穗软如绵。美不胜收。”

    汽车内。

    看着窗外水墨一样的风景,杨叶不知不觉的就念这半唐诗。

    两天的欧洲之旅,让他看到了不同于东方的文化色彩和氛围。但一回到这个古老小镇,杨叶还是被自家的传统文化所‘迷倒’。

    如果欧洲文化是精神上的高雅,那华夏文明就是天人合一般的随性。

    二者量比较,杨叶更喜欢在这里长此定居。

    不过这样的环境,容易磨人心智,适于养老,不适于生存。

    “孟冬?我只知道严冬。孟冬是什么意思?”小宇问道。

    “孟冬,指的是进入冬季的第一个月,也就是咱们华夏的农历1o月到11月。”

    杨叶将车窗打开,闻着雨水中散的寒香说道:“不过现在很少体会到真正的孟冬。古今温差大概涨了5°左右。而最寒冷的1月,恰恰就是春季。”

    “先生好学问呀。”

    前方开车的钱父笑道:“小叶要是有你的学问,就不会给我丢脸了。”

    “行了爸。你就别嘚瑟了。”

    第二辆车里的钱鑫笑道。

    这两辆车内都装有通讯器,所以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

    “不错,小宇和我所学的不一样。我是杂乱无章,他可是诺贝尔生物学专家。”

    说着,车内一片欢笑。

    小宇似乎受到杨叶的影响,忽然对华夏文化升起兴致。

    “叶哥,为什么古人把最冷的月份定位春季?”

    “那就要说起古代阴阳知识。”

    杨叶看着小宇和王峰笑道:“据《易经》的阴阳学说。古代先人把每一季分为三小段,三四一十二,因此华夏的‘十二节气’就产生了。”

    “1月虽然寒冷,但万物却正在地下悄悄复苏,这就是所谓的‘否极泰来,时来运转’”

    “就好比西方科学中的核聚变:当一种物质展到极致,就会朝着另一种物质转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