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幼_女自尽 (第3/3页)
:“不可能是意外。少萌一定是被人谋杀的。”
“何出此言。”我问。
“不可能是意外。绝对不是意外……”他又点了根烟。也许因为太过激动。双手稍为颤抖。“少萌很怕黑。天黑之后就不敢一个人跑到外面。如果不是有人叫她出去。她一定会乖乖地待在屋子里。”
“蔡先生。虽然我也觉得令嫒的死。或许事有蹊跷。但也不能以你的主观判断作为证据。”我也点上一根烟。柔声问道:“能把当时的情况。详细地告诉我们吗。”
他把烟头掐灭。苦恼地双手抓头。经过片刻的沉默后。才开口告诉我们当时的情况。。
那天饭市刚结束。我女人跟岳父母在店面清洁。而我则在厨房里给大家做晚饭。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谁也沒空去照顾少萌。只好让她独个儿在后堂里看电视。她每晚都是那样。一个人乖乖地待在后堂。之前一直都沒有出过任何问題。可那晚却出事了。
当时应该是七点三十分左右。我听见少萌好像在跟谁说话。我本來想到后堂看看是谁进來了。但我正在抄菜。一时间走不开。我想应该是隔壁的孩子來找她玩吧。平时也经常有小孩过來找她玩。所以就沒有在意。可是我万万沒想到。只是炒个菜的时间。她就出事了。
大概过了十分钟左右。岳父突然冲进來跟我说:“少萌出事了。你快出去看看。”我把勺子一扔就立刻跑出去。一出门就看见少萌躺在电话亭旁边。我女人正对着她的嘴巴吹气。岳母跟隔壁的谭大姐也站在那里。
我跑过去问岳母怎么回事。她急得哭起來。连话也说不清楚。我只好问谭大姐。谭大姐跟我说。刚才少萌不知道为什么。脖子卡在电话线上。她发现的时候。少萌的手脚都已经凉了……
就像之前询问谭好时那样。听完蔡恒的叙述后。我同样提出了两个问題。一是时间的准确性。二是是否确定曾有外人进入后堂。
对于第一个问題。他给予我肯定的回答。并加以解释:“那晚我蒸了一条鱼。为了不把鱼蒸得太老。我每次蒸鱼都会看一下时间。那晚我刚把鱼放进蒸笼里。就听见少萌跟别人说话。时间肯定是七点三十分。”
对于第二个问題。他也十分肯定:“少萌平时不会无缘无故地自言自语。当时我听见她在后堂说话。肯定是有人进來了。而且她很怕黑。如果不是有人进來叫她出去。她绝对不会一个人往外面跑。”
我跟他进后堂查看。发现后堂有一道门能通往外面的街道。而厨房就在后堂隔壁。按理说如果有人进來。并跟少萌说话。他应该能听见。但是。这必须在安静的前提下。
厨房并非安静的地方。蒸笼、抽风机等多种厨具都会发出不小的声响。在这样的情况下。纵使只是一墙之隔。也不见得能听清楚隔壁有人说话。而更重要的是。他只听见少萌的声音。而沒有听见他口中的外來者所发出的任何声音。如果真的是有人來找少萌。不可能一句话也不说。
虽然他一再强调。当时肯定是有人进來把少萌叫到外面去。但他所提出论据却缺乏说服力。纵使我觉得这宗案子非常可疑。但以目前的情况看來。少萌的死的确有可能只是意外。
“电话。少萌出事之前。电话亭曾经有个可疑的來电。”也许因为我不相信外來者这个假设。他突然抛出另一个理据支持自己的说法。
据资料显示。出事当晚七点三十二分。电话亭曾有一个未接來电。之前处理该案的同僚。曾调查过这个來电。查出是來自一个储值手机号码。无记名。于事发前一天开通。除事发电话亭外。沒拨打过任何号码。事发后也一直未被使用。
处理该案的同僚认为。此來电只是巧合。与本案毫无关联。我想。他把这个判断记录下來时。心里大概并不是这么想。然而。來电的是一张无记名储值卡。根本无法查出使用者是谁。自然也无法以此为线索追查下去。因此。只好在这个关键的疑点上敷衍了事。
尽管蔡恒认定少萌是被人谋害。但现阶段我们并沒能找到任何有助于调查的线索。所以只好先行离去。
就在我们向蔡恒道别。准备离开的时候。一直呆坐在墙角黯然落泪的周琼。突然喃喃自语:“少萌一定是被人害死的。不然不可能才十來天就接连死了八个小孩。而且全都是姓蔡的……”
您的每一下点击。都是对作者的支持与鼓励。
请保护知识产权。支持正版。
《诡案组》为独家首发。首发地址为:
/book/
凡给某求提供离奇诡异素材。譬如真实的灵异事件、坊间的诡异传说。又或者以科学无法解释的特殊现象、事件。一经取用即可为提供者在故事中安排角色。若对此感兴趣。请把素材的发生年代、地域、人物及大概经过。发到某求的邮箱跟某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