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章 名正言顺 (第1/3页)
这还真是个好消息,终于要苦尽甘来了。只要跳出京城这鬼地方,那还不是天高海阔了。
“季翀先生今日便不要走了,让本藩设宴款待先生一番。”这家伙前期可帮了自己大忙呢,更何况到了福建也要借助他的力量,拉拉关系也是必要的。自己少言寡语这一点,也要适当改变一下,有些时候身不由己啊。
“殿下客气了,既如此便叨扰了。”
这老头,看样子有话要对自己说,想想他和赵彦杰的关系,应该不会有问题。赵彦杰名义上是自己的夫子,对自己还是很用心的,若真有什么问题,他刚才就提醒了。只是不知道这林老头要说什么,看样子自己的计划应该成功了。
“老夫有一事不明,还请殿下指教。”席间林老头忽然问了起来。
“不敢,季翀先生才学盖世,岂是小子能指教的了的。”
“关于前肃王的事情,皇上有些犹豫不决,也不知道那里传来这些流言,前肃王投降从贼,这是皇上最不想看到的情况。”
看着老头的眼睛,一直没有什么变化,让朱慈煃什么都看不出来。心中暗叫一声老狐狸:“有这等事?本以为肃王忠勇,与反贼力战而死,这投敌从贼又从何说起?”
“呵呵,只是流言而已,没有什么具体消息。皇上已经吩咐人去查了。”
查?现在才查,嘿嘿,那你就别想知道真相了。自己派人放出真相之后,早就收拾干净了尾巴,你能查到我这里才怪。看来崇祯对这个事情有所怀疑。
朱慈煃拍着桌子:“宗室名声,岂容诽谤。多少藩王以身殉国,若本藩不是病倒,一样会在长沙与城共存。反贼一时得势,正是我辈戮力同心应对之时。这个时候造谣,不知道这造谣者安的是什么心。”
看朱慈煃一副大义凌然的样子,林老头心中都要笑翻了,这娃娃,在自己这里装什么装。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情,历来都是瞒上不瞒下,估计就是崇祯皇帝心中也是有数的,没人说破而已。这个时候就是皇帝的尺度了,就拿这个事情来说,现在肃王和吉王不对付,他们没有仇,只有争。朝廷东南之地现在还是平静的,去那里就藩总比去烽火连天的前线好。既然是争,只要不杀人,那使出什么手段都不要紧,这种捕风捉影的流言也不能成证据。
而很多时候,皇帝办事也需要一个借口,即便是个虚无缥缈的借口,那也就足够了。所以这个时候崇祯皇帝的选择就成了至关重要的,若是他属意吉王,老肃王的下落就会成悬案,查个七、八十年的再说。若是他属意肃王,那么这个流言马上就会被平息,源头也不会被查出来。皇帝的话就是证据,其他根本不需要。可怜的朱慈煃,在政治斗争的路程上还是很幼稚,虽然这一招够阴损,只是还不入流,不过仗着崇祯的眷顾与赵彦杰的私下操作,他还是成功了。
林欲楫起身抱拳:“殿下有此心思,是朝廷之福。只是可惜了前肃王,忠贞殉国,却要遭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