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章 心急的人 (第2/3页)
着人家看,一个大闺女的,你别这样。”
听的老娘发话,朱慈煃也乖乖去一边坐着了。冷脸听着两女人在那里寒暄,若不是因为那边的是自己老娘,朱慈煃这会才懒得理会呢。可他依然那副样子,一言不发,神游物外,想自己的事情去了。
此时下人来禀报却也结了朱慈煃的窘迫:“王爷,营里的人已经集中好了,都在外边等您呢。”
朱慈煃起身:“娘,还有些事情,孩儿告退。”说完便逃离了那里,这会天都黑了,可在外场之上,两百多号人却是静悄悄的站在那里,毕竟他们的前途都在此一举了。百总可告诉他们了,能不能被提拔可都看王爷了,到了王爷这里也要好好表现。
看着下面鸦雀无声的人群,朱慈煃也很满意,这队列虽然站的也算有板有眼,走到台子上,朱慈煃扬声说到:“诸位都是军中的好汉,本藩生平最敬重为国征战的好汉,正是有你们这些英雄,我大明的百姓才能过上太平日子。现在你们跟了本藩,上不了战场,你们可觉得委屈?”
听到朱慈煃的话,下面一片人脸红,为国征战?那是王爷给他们面子,他们不过是当兵吃粮而已,有几个真心为国征战的?这样的人倒是有,可少的可怜。还英雄?他们是个狗屁的英雄,这两千五百人的队伍中,除了从吴三桂手下来的一千辽东兵,其他的很多人根本连战场都上过。不过王爷给他们面子,他们还有不要的道理?
当下齐声呼喝:“为王爷效力,万死不辞。”
这话虽然是面子话,但是也几分发自内心的。为啥?他们一到吉王这里,就给补发了一年的饷银,那可是足足的饷银啊。遍惯大明的军队,有那个部队给士兵发全额饷银的?一个都没有。跟着王爷有奔头,这是现在军营中的普遍意见。在有,只要王爷一点头,他们也都算是升官了,这王爷提拔他们,他们自然也知道跟着谁干了。
朱慈煃看着他们:“方今天下不宁,本该是你们为国出力,英雄用武之时。却让你们做了本藩的护卫,少了那建功立业的机会,谁若有异议,现在可以提出,本藩立刻放人。”
冷场————绝对的冷场。这个时候傻子才走人呢。一腔热血报国家?省省吧,那是大人物的事情,咱们这些兵丁就别起哄了。老老实实在吉王爷这里呆着吧。王爷又不上战场,谁也不想丢了小命;王爷给的饷银足,谁还嫌钱多;王爷要提拔他们,谁不想升官?等等原因之下,没有一个人想走的。朱慈煃这话要是撂到军营之中,或许还有些小兵会走人。可这些人都知道自己提拔在即,走人了才怪。
见没有人说话,朱慈煃也点了点头:“很好,既然你们都有这般忠贞之心,本藩自然保你们一个前程。”
挥手让这些人解散回营,棒槌自然会派人监视这些人的言行。朱慈煃刚回房,马家丫头却出现了。对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