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四章 教育为本 (第2/3页)
经,当然四书五经也读,不过那是副业,主业是经济民生。受困于人才,朱慈煃不得不大量启用旧教育下的读书人,这些人虽然顽固,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听话。一旦为你效力,绝对是尽心尽力,只是有些东西,指望他们是不够的,还得培养自己的人才。
书院的一切设施都是顶尖的,朱慈煃亲任校长,虽然大家都不大明白这个校长是什么意思,可都以师礼参见朱慈煃。按照这个时代的说法,以后他们都是朱慈煃的门生,这是牢不可破的关系。视察了一下,勉励了这些孩子们几句,朱慈煃又将自己编撰的一些章程交给实际授课先生便离开了。
他只是名义上的老师,难不成他还真天天跑去上课,那就是他自己乐意,部署们也绝不会同意的。反正朱慈煃只管先生们教授什么就是了,具体的事宜自然有专人办理。而位于隔壁的讲武堂,朱慈煃也是兼职校长。
讲武堂只是朱慈煃培养低级军官的地方,这里的人员选拔亦是非常之艰难。军官军官,自然会从军中选拔,可军中识字的人太少了。时代特色之下,讲究的是‘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但凡有点文化谁不想谋一个童生的身份,而后布入仕途。数万大军之中,居然只选拔出五十多号人,这也让朱慈煃无语。第一批的时候更惨,只有十三个,朱慈煃戏称他们是‘十三太保’,直接亲自培养了一段时间,丢到讲武堂来当教官用了。
见到朱慈煃进来,一名大胡子教官大喝:“全体起立,恭迎校长。”
下面的学院们是齐刷刷的站了起来,对于他们的表现,朱慈煃还是很满意的,这才有了些军人的样子。要是干什么都没点精气神,那也别当兵了,丢人。
朱慈煃一挥手哦:“坐下吧。”
朱慈煃来过很多次了,这些学员也都熟悉他,他可是时不时的就往讲武堂跑。因为许多东西只有他才能讲的明白,也必须由他来讲。毕竟热兵器时代的战争形态,还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虽然对于战争,他也是半调子。
“你们最近学习的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