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七章 军人的地位 (第1/3页)
军人,这是一个神圣的词语,他们用生命与鲜血扞卫着家国天下。可现在谁又拿当兵的当回事?在百姓眼中,兵就是匪,兵祸甚至比洪水地震更恐怖,这个情况不改变,谁人愿意当兵?军人的素质又如何改变?
而说到军人的素质,这不是一个单方面的问题,就算你用军纪严厉的要求,把士兵们个个都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管的死死的,那却只是一方面,是不够的。军人的社会地位,也必须要提高。有用的时候,军人就是亲人啊,一看到就是眼泪汪汪的;没用的时候呢?一看到军人,就会鄙视‘臭当兵的’,又来祸害人…………
这样的心态之下,军人会怎么想?他们挥洒的是生命与鲜血,保护的就是这些百姓。可百姓却在心中鄙视,这就是大问题。要知道,若是没有这些‘臭当兵的’,百姓还有工夫去腹诽去鄙视吗?早就被那些如狼似虎的外敌奴役的连猪狗都不如了。到那个时候在想起军人的好处了?可惜啊,来不及喽。
大明的军人为什么会大量的投降?是我们炎黄子孙失去了骨气吗?不,更多的原因怕还是在自己人身上。‘好铁不打钉,好汉不当兵’,一句浑话却说出了当兵的难堪。这些保家卫国的汉子却被人鄙视,只是为了图一口饭吃而进入军营,你指望这样的军队能有多好的军纪?能有多少死战的决心?
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就必须给予他们足够的待遇,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那有这么好的事情?现在当兵的待遇好嘛?就拿自己这里来说,自己是天下唯一一个发全额饷银且不拖欠的,可一个士兵一个月饷银一两五,按照市价,一石米一两银子,就这么微薄的饷银,凭什么让人家给你拼命?
如果在给予精神以及社会地位上的奖励,那么当兵的如何有信仰去战斗?去厮杀?去拼命?只凭在军营中喊几句口号就想人家全部跟你去卖命?那是幻想。幸好这个时代的人们比较的淳朴,自己给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