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二章 识相的人 (第1/3页)
福建各地有条不紊的被接收了,朱慈煃前期投入相当大的力量于此,也就没有多少障碍。而扬州一战,朱慈煃的名声也传遍了天下,在福建百姓的眼中,这位小王爷虽然年级不大,却是极有主见,也既有胆量。
此时虽然朱慈煃还只是王爷,不是皇帝,可没有多少人在乎这个。说皇帝,皇帝已经死了,新皇帝还没有呢,就算杭州有位监国的王爷,可那也没有登基呢不是。所以混乱状态下,朱慈煃的行为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弹。反正对于百姓来说,谁当皇帝不一样,他们都的缴税服徭役。
至于士绅这个阶级,本来是最为麻烦的,这个阶层的人往往家大业大,又很有声望,在地方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只是前些年郑家将福建经营的水泼不入,这些士绅也被郑家打压的不轻。目下郑家两位重要人物都在吉王府做客,郑家已经倒向朱慈煃,也促使相当大的一部分士绅投向了朱慈煃。更不要说还有林欲揖这位声望非常高的前尚书大人鼎立支持。
本来百姓们并不在乎是满清的皇帝还是大明的皇帝做龙庭,可在得知了‘剃发易服令’之后。民间反对满清的呼声一下子高涨了起来。要改变千百年来的传统,很多人是不愿意的,反对的声音也遍布全国。只可惜满清人认为南京朝廷覆灭之后,天下已定,开始强行执行这道命令了。
进入七月,天气越发的炎热了,朱慈煃在屋子里都觉得热,真是怀念空调啊。
“殿下,满清大军已经在昨天到达余杭,杭州只在旦夕之间。”
“杭州城内形势如何?”
“杭州方面唯一一支武装力量方国安部现在动向不明,陈洪范多次找方国安,看来方国安还不愿意投降。”
“那位监国呢?”
“他已经决定投降了,要不然陈洪范现在也不会这么一副如鱼得水的样子。”
“废物。”朱慈煃没有更多的语言,转而问起其他的情况:“张秉真那边处理的怎么样?”
浙江巡抚张秉真,在潞王朱常淓刚一就任监国就被调成兵部尚书,信任有加,只可惜这位原来的巡抚,不是什么当统帅的材料,更是个胆小鬼。陈洪范几乎没费多少力气就将他拉下水,可以说朱常淓的投降与这两人有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