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十五章 双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二十五章 双头 (第1/3页)

嘉兴城中,清知府冯钲曾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求救文书发出了无数份,却如石沉大海一般。

    转圈的冯钲曾迟疑的问师爷:“你说,事到如今,不如再降如何!”

    师爷的语气却很犹豫:“投降?你糊涂了?现在投降,那一营满大爷立即能杀了大人满门。”

    “哼,城中才有多少满军?不过三千余,汉军却有足足万余。只要利用好了,还怕有危险?况且现在吉王北伐大军就在城外,在迟怕是连投降都来不及了。”

    师爷叹气:“投降怕是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不降又如何?苏州距离嘉兴咫尺之遥。可重兵在苏州,却不发一兵一卒来解决,摆明了是抛弃了本府。他不仁,就别怪我不义。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大人还请三思。大人乃钱尚书的门生,就是投降,又会有什么结果?”

    冯钲曾一愣,是啊,孙之獬是什么下场,他的脑袋现在还在福州当展览品呢。自己虽然比不得这王八蛋,可即便投降了,官也别想做了,能保住命就算好的了。真是左右为难,冯钲曾迟疑的说到:“不说都传说吉王是宽仁之君吗?难道他能原谅那些剃发的卑贱百姓,却不给我们江南士绅以机会吗?”

    师爷也是苦笑,这位府尊大人也是急的上火了,头脑都开始不清醒了。人家那做的很明白,是因为被迫无奈剃发的百姓占据多数,才不予追究,毕竟这法不责众。可府尊大人呢?完全不一样,满清人到达嘉兴之前,他只是嘉兴的通判,是主动投靠了满清人才有了这知府的位置。

    主动和被动,会被完完全全的区别待遇,可他是师爷,和大人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东翁,即便投降,也要有谈判的筹码。”

    “你说明白。”

    “先从大势上分析,北伐军兵分两路,马士英带一路人马,往宣城,目标直指南京,看似狂猛,不过是虚景,其中多为新近收编的人马。而刘国轩往咱们嘉兴来的这路人马却是真正的主力之师,骄兵悍将多在其中。刘国轩此人也是心狠手辣,但是有一点,他的军队对百姓秋毫无犯,由此可见,此人是个爱民之人。”

    “你的意思是拿嘉兴府的百姓做做文章?”

    “是啊,不如此,我们根本挡不住大军,而一旦争取到一些时间,府尊您便可左右逢源。清出兵,您就是对敌有功;明军占优势,您就是保全一方百姓的功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