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十七章 江北黄虎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四十七章 江北黄虎山 (第2/3页)

间全方位的较量。战场上、国力上、财富上、情报上、甚至商业上都在战争,朱慈煃虽然底子不厚,幸好满清的基础也并不怎么牢固,说上阵砍人这些满大爷还成,可说到国力经济,他们差的实在太远了,连朱慈煃都不如。

    对于这次的渡江作战,朱慈煃很乐观,为什么?因为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晋商们有些收缩了。随着江南清军大败的消息传开,晋商们对满清的支持立马降低了档次,商人们就算有胆量做风险投资,可也不能把钱扔到水里去啊!更有甚者,一首《信仰》让无数山西的豪族掌门人放弃了满清的支持。

    山西文水的一位宗族掌门人在满清传达出‘剃发易服令’后,直接发出了举族迁徙的命令,离开了他们的根据地,离开了他们的故土。老者含着眼泪教训子孙:“祖国,祖国,祖宗之国。说的多好啊,我们的祖先为了这片土地抛洒了多少热血?才有了今日我们这一切,可满清人却要绝了我们祖宗留下的法度,这绝对不成。我就是不剃头,也不想被杀头,南下,去炎黄文明的地方。”随着这位老爷子一声令下,一个家族上千人开始了迁徙,虽然最后到达南京的不到十分之一…………

    同时因为晋商们对于满清的支持变小了,为什么呢?前明军中,后勤补给大半在晋商手中,对于明军的了解他们熟悉的和自己的手指头一样,可在朱慈煃的北伐军中他们却是寸步难行。朱慈煃的北伐军有专门的后勤部,容不得任何商人插手,同时军法处的那群狼一样的家伙下手可黑的很。

    后勤部的好处就在于补给可以放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外人得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可不利之处在于,后勤部到底不是商人,他们没有商人那么大的网络,也没有商人那么便捷的手腕。可作为朱慈煃,他是绝不允许自己的命脉在别人手中的,所以后勤部成了最苦的差事,却也是人员考核很严格的部门。

    江北,顶山码头被扩建了几倍,大军源源不断的从船上下来。刘国轩与黄得功策马走在路上,黄得功也是感慨:“本以为再也无法踏足江北了,没想到今日又回来了。这几年,真如梦幻一般。”

    “虎山兄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