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章 兵不血刃 (第3/3页)
国有土地的问题你理顺了吗?”
“启禀殿下,已经好了。”
朱慈煃拿过陈子壮的折子看了起来,果然是财政大拿,这文章中分析的透彻。土地在这个时代被人们认为是命根子,异常的重视,从贫民到官绅,皆是如此。若想实现土地完全的国有化,是不可能的。当前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彻底的实施‘一条鞭法’,朱慈煃也明白,现在想消灭地主阶级那是痴人说梦。一旦这么干,自己的部下怕是就有大半造反的,更没有人支持自己的了。
‘一条鞭法’即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实行这种办法,使没有土地的农民可以解除劳役负担,有田的农民能够用较多的时间耕种土地,对于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作用。同时,把徭役改为征收银两,农民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比较容易离开土地,这就给城市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来源。没有土地的工商业者可以不纳丁银,这对工商业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这样虽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是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地主,给予了农民们相当的自由,对于以后的发展非常有效。朱慈煃作为穿越众,自然知道工商以后能拥有什么样的威力,死抱着土地当地主成不了大器的,不过这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转变了,毕竟传统这思想太强大了,不是一下两下就能改过来的。
而陈子壮在奏折中重点提出,目前实施‘一条鞭法’的重点是监督与处罚,张居正改革之时,就有的地方官府仍逼使农民从事各种徭役;有的额外加赋,条鞭之外更立小条鞭,火耗之外复加秤头;更严重的是藉一条鞭法实行加赋。使得有利百姓的变法成了盘剥百姓的利器。
朱慈煃看了一下说到:“此事的监督,嗯……分成两套监督机制吧。御史台与军法处双管齐下,防止有人舞弊。至于这惩罚,嗯,效仿太祖吧。”
陈子壮眨巴眨巴眼睛,他可没想到朱慈煃会有这么大的决心。军法处那是什么?那不是人,是一群狼。而效仿太祖,神啊,明太祖的惩罚,那可是狠毒的厉害,《大明律》規定:官吏贪污白银六十两以上者,处死决不宽恕;官吏受贿而枉法一贯以下杖70,每5贯加一等,至80贯处绞刑;受财不枉法一贯以下杖60,毎5贯加-等,至120贯杖100,籍沒家产流放3000里,撤职罢官,永不续用。
看陈子壮的神色,朱慈煃笑到:“呵呵…………我知道你的担心之处,本藩问你。你说大明官员的俸禄可低廉?你不必顾忌,就是说了什么,本藩也赦你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