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战争债券 (第1/3页)
一听是好消息,济尔哈朗顿时来了精神,最近听到的坏消息太多了:“说。”
“山西叛乱的姜骧病死了,现在山西叛军群龙无首,混乱了。”
济尔哈朗一手抚额,这算什么好消息,即便姜骧死了,可山西叛军又没有瓦解,算不上什么好消息。只是在这个漫天坏消息的时候,也算是个安慰吧。姜骧一死,山西叛军群龙无首,是各个击破的好时机。但是自己手上却没有多余的兵力去平定山西叛乱了。
明军那边的压力太大了,那里抽调的出来多余的兵力?黄河两岸对峙了很久。明军有功夫出动兵力攻陷了山东、河南大部分地区,都后面都算不上攻陷了,几乎是大军走过来,这边就投降的事情了。
朱慈煃也接到了姜骧病死的消息,他问到:“可有取代姜骧的人物?”
“姜骧麾下,******骁勇善战,可取代姜骧的地位。”
“义军之中,姜鹏威望最高,又是姜骧族人,更利于统合义军。”
姜骧一死,谁继任山西总兵之时,在朝廷之上,却开始了一番争论。山西现在义军闹的如火如荼,满清没有多余的大军平叛,只能让地方自行平定。现在正是义军发展的好时候,这继任者的问题自然是非常之重要的。
朱慈煃听着下面人的争吵,他对于这两个人都不了解,也不好做决断。遂问起马士英。马士英回答倒也干脆:“山西之形势,急需一员战将领导义军继续征战。臣建议以******为山西总兵,总揽山西义军。”
黄道周却反对:“陛下,臣以为姜鹏统合诸军,素有威望,他为总兵,定然可以号令各路义军,牵制满清。”
两派意见相持不下,最后还是要看朱慈煃的。朱慈煃也将此事压下:“此事延后再议,现在能否支持大军渡过黄河作战?”
马士英兼着兵部尚书,当即表示:“全军上下,皆枕戈待旦,只等皇上一声令下,挥师渡过黄河,克服北京,在创千秋基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