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成亲(三) (第2/3页)
大厨房端上来了汤圆,每个人都拿到了一碗。女子出嫁前,在送嫁之前,是要吃汤圆的,象征着团圆,寓意着圆满。
“珠儿,娘喂你吃。”路夫人手端着烫金月桂小瓷碗,舀了一个汤圆递到宝珠嘴边。宝珠鼻子一酸,豆大的泪珠就滴了下来,打湿了路夫人的手背。
路夫人也是眼眶红红的,强忍着没让泪水掉下来。“今天可是珠儿的喜庆大日子,这落泪了可不好,瞧你,脸上的脂粉都花了。”
宝珠哽咽着吃了下路夫人递到嘴边的汤圆。这六十年来,她就是路宝珠。路闵歙和路夫人对她的爱一点都不少的,甚至比三个哥哥都多的。
“好了,不哭了,珠儿。”路夫人放下手里的瓷碗,拍了拍宝珠的后背。“再哭可就不漂亮了,那会被裕哥儿说了,可别恼了啊。”
本来宝珠还有一点伤感的,叫路夫人这一说,顿时破涕为笑。
路夫人指着宝珠的大丫鬟,芦笙和陶笛,“你们还不快去给郡主打理一下,重新补一下妆的。”
“诺。”两个大丫鬟福了一福,就服侍了宝珠重新梳洗上妆的。
前院已经想起了鞭炮声,唢呐声。这是一个管事嬷嬷进来禀告:“夫人,江府的迎亲队伍已经到了,老爷让您去前厅。”
路夫人点头表示知晓了,屋子里的人一听迎亲的队伍来了,都跑去看热闹了。路夫人再次叮嘱了宝珠几句,无非就是为人妻为人母的一些话语,宝珠听下了。而后,路夫人就带着人去了前厅,屋子里就剩下宝珠和平时伺候着的几个人以及喜婆。
宝珠的心情是紧张的,马上,她就要离开这个住了十六年的家了。去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宝珠藏在袖口下的双手,握紧了又松,松了又握紧了。如此反复了几次,才算是没有那么紧张。
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的,宝珠听着前院的喧闹声,仿佛过了有一世纪的时间,有小丫鬟来报,送妆的都已经准备妥当,宝珠可以出发了。
瑶琴郑重的将用明珠、玉石丝坠等连缀编织而成的凤冠带到宝珠头上,还小心避免了原先发髻上饰物。盛嬷嬷手里拿着大红的盖头,宝珠只觉得眼前一片红,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双手一沉,雅筝塞了一柄玉如意给宝珠,还是当初宝珠受封郡主只是,太后赏赐的。芦笙和陶笛两人一左一右的搀扶着宝珠,防止宝珠摔倒。新嫁娘被盖上红盖头,途中是不能掀开了,一直到新郎揭开时才止。
宝珠的脑子是有点迷糊,只是机械地迈着步子。到了前厅,盖着红盖头的宝珠尽管只能够见到自己脚下巴掌大的一块地,但是能够听到大厅热闹非凡的声音。
喜婆的声音响起,“新娘拜别父母,叩首。”
宝珠的脚下已经摆好了蒲团,在两个丫鬟的搀扶下,宝珠跪在蒲团上,真心实意地给路闵歙和路夫人磕了三个响头。
路闵歙抚摸着下巴上的胡须,“好孩子,快起来。”宝珠没有动,这是成亲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