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陛下的定情信物 (第2/3页)
这世间有多
大,只知道满山遍野瞎乐。”
原来是想起自己小时候了,玉璧还以为这位犯了圣人癖,结
果人家根本想的不是一回事:“我还以为你是怜悯他们生活不易
,正要做散财童子呢。”
却见萧庆之望着一群正在拿杂草织昆虫的小孩儿,笑道:“
一时散财,只能让他们心生侥幸,说到底这是子和的责任呐。”
“罢了,你不散财,我散。桑儿,桔子糖还有没有,让他们
别围着看了,一人发几颗让他们赶紧回家去,难道真要跟着我们
马后边到县城去。”玉璧说完就让桑儿去那不多的行李里把桔子
糖拿出来,这是在京城街上买的,当时看着新鲜,随手买了点在
路上当零嘴吃。不过太甜了,后来给谁谁都不爱,想来孩子们会
很喜欢。
桑儿拿着一小袋子糖去发,小孩儿们一捅而上,倒也不抢,
拿了糖就欢天喜地离开,也不见谁多要。得了糖果,有往嘴巴里
塞的,也有往口袋里揣的,吃了糖的孩子一脸满足和高兴,把糖
揣在口袋里的则大多快步跑走了。
不一会儿,一小袋桔子糖就发光了,桑儿把装糖的袋子和最
后一粒糖都给了坠在后边怯怯地不敢上前的小姑娘。那小姑娘跟
着桑儿走了几步,没过多会儿就被一个妇人跑上前来抱回去了,
还向桑儿道了声谢。
玉璧和萧庆之相视而笑,正要走,却忽然听得一阵急促的马
蹄声响起,那原本抱了小姑娘走的妇人又急急忙忙地走上前来,
用福田话夹着少许只能猜出内容的官话慌慌张张地跟他们说着什
么。闹了半天都没谁明白,还是萧庆之看到家家都在关门闭户问
道:“大嫂,可是有盗匪要来?”
那妇人赶紧点头,又冲他们指了指自己家,一行人心领神会
赶紧牵上车马进去。妇人刚把门窗关严实,外边的马蹄声就近了
,大家在屋里大气也不敢喘。萧庆之和俭书一个站在门边。一个
站在窗边,玉璧则和几个大大小小的女子在后头站着,一个个如
临大敌。
“屋头的人听到,早说要纳平安钱。某家兄弟要得不多,算
是给乡亲们留了条活路。不过,要是一不交。二不交,三还是不
交,那某家兄弟就不客气了。某家兄弟在这等一刻钟,要是冒得
人出来,那杀人放火的事,某家兄弟也不是不敢做。”喊话的汉
子,半是官话。半是福田县土话,明显不是本地人,土话学得不
怎么地道,倒是官话很地道。
玉璧在屋里睁大眼睛,心想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土匪。玉璧
和桑儿倒还好,两个男人也只是脸色难看一点。却苦了那妇人和
小姑娘,抱在一起涕泪横飞,母女两哭得好不凄惨:“不要出声
,刚才进门前我已经替你家把锁上好了,应该不会有事。”
原本俭书是好心安慰,但母女俩一听,更加哭得伤心了。玉
璧凑上去,细声细气地问道:“大嫂。你放心,有我们在,不会
出事的。”
但那母女俩还是啜泣着,一个赛一个的伤心。在母女俩的哭
声里,萧庆之侧耳听着屋外的动静,他虽然不是什么大圣大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