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季哥出手 (第1/3页)
这时帘子外头,隐隐约约传来关倩倩跟冯卓秀的低声交谈嫌女如意。
如意听他们正在筹划商议着开办绣坊的细节,寻思了一阵儿,便先按下心思来,只管把今个的事儿抛去脑后。
也许季哥是真心实意的,可天大的事儿,日子得过,吃喝用度要花银子,她跟二姐前头刚定下了新的奋斗目标,只有铺子今后赚上大钱儿,今后不管到了哪,不管和谁家说亲,她们才能理直气壮地说一句,我们关家,不穷。
富裕起来,就再不用为钱儿的事儿叫旁人瞧不起。
眼下铺子又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她跟二姐和冯二哥要忙的事儿还多,如果只惦记着心里这点事,实在太不顾大局。
她凝神听了一阵子,便掀开帘子走了出去,加入他们的讨论,“二姐,我已经想过了,又寻思着提前画下了几张绣稿,全是朱绣风格的式样,先由简、再入难,先只专门叫绣娘们绣些花草,再教她们怎么配色。”
她跟朱寡妇学绣花时,只绣稿就画了这些年,头一年专注于绣稿,后来虽开始学习各种针法,朱婶却要求她,绣稿的练习不许断。
后来她来了县里,了解的多了,知道旁的苏绣,粤绣等,针法跟朱绣竟是出奇的类似,差不离儿是齐针,挑针等十四针法,心里早也明白,原来绣花针法,各个派系差别不大,绣花有了分支,不过是按各地的绣品特点区分出。
针法无差别,有的差别不过是地方的特色,譬如说苏绣讲究花线的粗细,代表为细线绣,发绣,双面绣,精巧细致。而粤绣中。金银线垫绣是其惯常来的特色,绣品极光彩夺目。
而西北朱绣因早先跟汉人习来,既吸收了传统绘画的特点,又与西北当地的民俗画风相结合,不仅绣稿的花式区别于中原画风,配色也极有讲究。
“你说的没错,西北朱绣地方特色浓郁。首先特色不能丢。”关倩倩点头认可她的思路,“朱绣跟中原乃至南方几种绣支区别大,风格特色差异大。想要培训好一批绣娘,非得在绣稿和配色上头使劲下功夫。”
如意点点头,“聘来的绣娘们多少有点儿刺绣基础,培训起来不费劲儿,可比我当时一针一线学入门快的多,往后绣稿和配色先由我来安排,这样作坊就能先开起来呢。”
想起二姐刚跟冯二哥说起的那一套员工制度。看着她不禁目露佩服,走到她身旁,把手搭在她肩头,“二姐,你懂的经营之道多,没有你,我光一门心思绣花,不见得做成大买卖。”
关倩倩摇头失笑,伸手把她的胳膊拉下来,“你是我的话。有了那些经历,也不会比我差。”
如意就势在她身侧坐下,看看她,寻思一阵儿,对她的话不能理解,只是不等她再问,关倩倩先抿唇说:“今个是跟季敏兰闹别扭了?”
见她不吭气,冯卓秀很有些不理解,“阿如。原先你心头不舒坦,还知道跟二哥说说,现在越长的大,嘴巴越紧。”
如意抿抿唇。半晌说:“不是的,冯二哥,是有一件事,可我现在不能告诉你俩。”说着,她看向她俩,“我不胡思乱想,咱们三个先忙铺子的事儿要紧,这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