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一章 吐露心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一章 吐露心思 (第2/3页)

,我有时间的话,还回来看看你跟赵家叔。”

    她并不清楚李氏被休的原因,休了之后又是去了哪里,反正自见了赵启财起,他便绝口不提李氏,她心里隐隐约约觉得这件事不简单,知道李氏多半做了对不住赵家的大事儿,而她已经不是赵家闺女,自然是不好开口问的,所以接下来的时间,便跟赵启财说些她在县里的事儿,眼见说起这个,赵启财才露出几分笑容,就更不敢再提赵家的事儿叫他烦恼着。

    直至太阳落山,天儿擦了黑,她才起身告辞,说是爹娘估摸等的急了,赶着回屋去嫌女如意。

    赵启财嘴上不说,心里头却是万分不舍的,到了这个时候,才知道养育的几个孩子里,两个亲生闺女,倒还不如阿如这个当年抱养回来的。

    他一路沉默着,心里挥之不去的是那一年为着个小铺面,却把这样好的闺女送了出去,满心里交叠的是懊悔与难过,直送着如意几个到村口,站在村口的小山包包上,远远立着瞧了他们好一会儿,才在夜色中慢慢往家里去。

    说来也是报应,自从阿如走,赵家一年不如一年,不出五年就已经七零八落,而关家,却是一年比一年强,只听阿如描述的场景,他便能想象出关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场面。

    想起这个,他略有些沉重的心情也跟着舒缓了起来,不管咋说,阿如从自家出去,能把日子过成眼下这番样子来,对于她来说,当初走的也算明智。

    他很快走到了家门口,隔着院墙望着黑漆漆的院子,脚上一下子顿住了。

    什么时候起,这个院子里已经没了家的温暖。

    冯家两口子为人好,冯庆祥是典型的忠厚老实的农民,王氏又贤惠善良,一家子从来也没在村里头得罪过人,前头也就是因为穷,这下屋里翻了身,两边亲戚听了冯家小闺女归家的事儿,甭管远的近的,得了消息马上应下要赶来捧场。

    门帘一闪,冯卓秀风风火火进屋来,一口气喝干了桌上晾着的茶水,笑眯眯看着王氏,“娘,晌午送出去六家口信儿,五家应下了后个要来。”

    王氏一听,乐呵起来了,转头看看如意,感叹地说:“能来就好,能来就好,闺女也好好认一认你这些叔伯们。”又问冯卓秀,“五家,那还有一家来不成?”

    冯卓秀点头,坐了下来,“不就是前些个要给我哥保媒那堂表叔屋吗,我去了,堂表婶阴阳怪气的,直说咱屋现在发达了,眼界儿高了,怕瞧不上他屋土里土气的,也高攀不起咱屋。”

    王氏没想到是给人这样拒绝下的,当下就急的起了身,“这里头怕是有个啥误会,娘赶紧上你堂表叔那头解释解释去。”

    冯卓荣在里头听了,放下书本走出来,看看王氏,“娘,别去了……”

    王氏叹一声,忍不住问她,“你倒跟娘说说是为啥?那姑娘好好的,才满十六,水灵水灵的姑娘,又是你堂表婶娘家侄女,亲上加亲的,你咋就瞧不上?”

    她越来越搞不懂了,上回叫他屋来,他既是不愿意上人家屋相闺女去,媒人只来了一回,便不肯再见,直请她推拒了,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