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牧白天资过人,小浔微曝心机 (第1/3页)
风雪扶袖三城池,笑语息影客中叙。
远在天边是何人,近在眼前最是真。
虽知祸端比邻近,别无它法寻真迹。
终是云开见月明,守得点拨保汝命。
南岳客栈,天字壹号房。李出尘静坐于圆木桌前,随手翻阅着携带而来的书典。正读到本朝富甲天下的大商人牧白所著的《商侣策》。拜读之下,李出尘不由的钦佩此人,眼光独特,见解也是颇为独到。他不仅仅是商人这么简单。
《商侣策》中最为世人所称道的就是服帛降凌。
凌国与玉王国是邻居,经济来往很密切。玉王国当时百废待兴,总是被凌国欺辱。牧家已是本朝数一数二的商业巨头,牧白之父有意试炼自己的儿子,便让牧白稍试拳脚。少年牧白亦是初生的牛犊。当时凌国生产一种细白的绢布,叫“凌缟”,以薄著称。有一句成语“强弩之末,势不能穿凌缟者也”,说的就是这种“凌缟”。才八岁的牧白让父亲牵线,与新登基的王上郭裕相识,二人便密谋了一出政商合演的戏码。
首先牧白分文不收,让本朝的王公大臣带头穿用凌缟做的衣服,并成功的在本朝引起以穿凌缟衣服为荣的流行浪潮。牧白又请王上下令禁止本国人织缟,所有布料全部从凌国进口,以保证凌缟的质量。这样一来,凌缟就供不应求,价格猛增。凌国百姓见织缟有利可图,比种田划算多,便主动放弃了农事,一窝蜂地织起缟来。这还不算,牧白又添了一把火。他派人到处张贴公告,对凌国商人进行奖励:凌国商人给本国贩来一千匹缟,可以获得三百金;贩来一万匹,可以得到三千金。顿时,凌国从上到下,掀起了“家家纺机响,户户织缟忙”的纺织狂潮。而再无人耕种,那些肥沃的田地就自然而然荒废了。过了一年,正当凌国人沉浸在挣大钱的喜悦之中时,牧白又让王上突然下令,停止进口凌缟。
如此一来,可把凌国人害苦了,堆积如山的凌缟再也卖不出去。要命的是,由于没人耕种,粮食严重短缺,凌国人只好盯着堆积如山的凌缟饿肚皮。凌国王上毫无办法,只好到本朝来采购粮食,可这时牧白又把粮价一提再提,提得凌国王上一怒之下吐血不止,最后只能出重金换取宝贵的粮食。
老实说,牧白的这种做法有点“阴损”。不过,能够利用经济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实在是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
郭裕对小牧白如此锦囊妙计赞不绝口,而小牧白一时名声大振,全国上下无不引以为傲。
看到最后,李出尘对这本书更是爱不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