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241章 三章奉上 (第2/3页)
临睡前,罗绮君把那张方子又细细地抄了一遍,随后便看着宋嬷嬷问道:“嬷嬷,天河对京城的道路都熟悉么?”
宋嬷嬷看着罗绮君笑着说道:“熟悉,怎么会不熟悉呢?他们来京城都大半年了,姑娘有什么事儿尽管差他去做就是了,对了,嬷嬷都忘记把这个给你了。”
罗绮君疑‘惑’地看着宋嬷嬷,见她从怀里取出了两张写着字的纸,遂狐疑地问道:“嬷嬷,这是什么?”
宋嬷嬷见了,却没有回答,只是对着她笑了笑,很是郑重地把那两张纸递给了罗绮君。
罗绮君的心里更加疑‘惑’了,她看着宋嬷嬷那郑重的表情,便伸手接了过来打开一看,竟然是两张卖身契。
罗绮君顿时怔住了,她看着宋嬷嬷急切地问道:“嬷嬷,这是......”
宋嬷嬷听了,笑看着罗绮君说道:“姑娘,您救了嬷嬷的当家的,嬷嬷跟当家的和儿子都商量好了,以后嬷嬷一家子就跟着姑娘了,他们父子二人也都知道姑娘的好,这些儿年在外边儿打拼,他们也受了不少的苦,他们都是心甘情愿的,宁愿卖身给姑娘,姑娘可不能不要他们啊,那样的话,嬷嬷跟他们岂不是要分开么?”
罗绮君见了,忙忙地摆着手说道:“嬷嬷,您是知道的,卖身之后,这后世子孙几代都过不来的,红杏跟青梅的卖身契,君儿都给她们了,至于你的,当初君儿也给你了,可你固执的坚决不要,君儿便替你收着了,嬷嬷,要不你看这样成么?君儿长期雇佣他们,这样对后世子孙也没有任何影响,如何?”
罗绮君看着宋嬷嬷沉思不语,便笑着继续劝说道:“回头红杏跟青梅和嬷嬷的卖身契,君儿也都改成雇佣关系,这样比卖身好地多,这件事君儿跟祖母说起过,祖母也是赞成的,还说要把跟着她的也都改过来的。”
宋嬷嬷听了,眼中含着泪,看着罗绮君哽咽地说道:“姑娘的心真好,替嬷嬷跟红杏她们想得可真周到,嬷嬷就依姑娘吧,回头再让天河写一份雇佣的。”
罗绮君听了,不由好奇地问道:“嬷嬷,你的儿子识字啊,那可更不能卖身了,说不定他将来还能做官呢?”
宋嬷嬷听了,笑看着罗绮君说道:“他小时候识得几个字罢了,若不是他老子赌,天河也不会落到今天的地步,唉,嬷嬷那口子的名字算是叫瞎了,好在他早就戒了,不然嬷嬷可跟他没完。”
罗绮君听了,忙笑着劝说道:“嬷嬷,你们一家子时隔多年终于团聚了,应该高兴的,这以后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的,别再动气了,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啊,就大人有大量吧,只要他不再去赌就好了。”
宋嬷嬷听了,低低地叹了一口气,看着罗绮君说道:“姑娘放心,他定不会去赌了,咱就让他看大‘门’,他哪儿都别想去。”说着她便忍不住笑了。
罗绮君听了,也看着宋嬷嬷笑了,随后她把自己抄得那张方子递给宋嬷嬷说道:“嬷嬷,明天一早,你让天河哥去柳掌柜的铺子里抓‘药’吧,回来咱立刻煎了,让珍儿喝了好开口说话。”
宋嬷嬷听了,笑着不停地点着头说道:“姑娘,你就放心吧,嬷嬷一定在吃早饭前,让他买回来,早早的让珍小姐喝了好说话。”
两个人又说了明天给东城砂锅居送调料的事儿后,宋嬷嬷便走了,罗绮君这才洗漱休息了。
第二日,罗绮君如往日一般早早地醒来了,她习惯‘性’的起身对着外屋唤道:“红杏、青梅.....”
外厢房的屋‘门’立刻便被推开了,红杏笑着走了进来低声说道:“姑娘,今儿醒得好早,再睡一会儿吧,这天还早的。”
罗绮君这时候才猛然想起来,她们现在已经住在新买的院子里了,罗秦氏住在正房,她跟罗绮珍住在东厢房,罗绮宝则住在西厢房,便笑着问红杏道:“西屋的珍妹妹那边儿有动静么?”
红杏听了笑着说道:“姑娘,许是还没起来吧?不少字红杏进来的时候没听到动静的。”
罗绮君听了,胳膊支着‘床’坐起来笑着说道:“那咱起来吧,正好到院子里转转,昨儿来得晚,还没好好地逛逛的。”
红杏听了,立刻便来了兴致,她赞成地说道:“好,红杏这就伺候着姑娘起来。”说着她便挑开了帐帘,吩咐青梅去打水。
待罗绮君一切都收拾妥当,推开了东厢房的屋‘门’,扭头朝着正房的方向看了看,见那边儿的‘门’依然关的紧紧地,便笑着对红杏说道:“想来祖母还没有起来,走吧,咱先到后苑去看看。”
红杏听了,笑着点了点头,当先朝着后苑走去。
两个人在庭院里转了半圈儿后,便来到了后苑的苑‘门’,见苑‘门’虚掩着,红杏便抢先一步,轻轻地推开了那道‘门’。
一股清香扑鼻而来,罗绮君笑着自言自语地说道:“这个味道真好闻,难道是菊香么?红杏,快点儿,咱看看这苑子里种得到底是什么‘花’?”
她说着,两人便沿着苑里的道路,飞快地来到一片‘花’田,一瞧,果然种得是各‘色’菊‘花’,便嬉笑着低头一朵一朵地细细闻起来。
忽然,红杏抬起头看着远处唤道:“姑娘,快看?”
罗绮君听了,急忙抬起头来,顺着红杏看得方向望过去,竟然瞧见两个‘女’子正疾步而来。
罗绮君仔细一看,急忙举起手来,对着远处奔跑而来的两个人摆着手说道:“珍儿,你慢一点儿,别摔了。”说着她便朝着罗绮珍快步跑去。
罗绮珍笑着一边儿跑一边儿比划着说道:“姐姐,你也慢点儿啊。”
原来,罗绮珍今儿早上起来得竟然比罗绮君还早。
很快地,两个人便跑到了一处,互相喘息地看着对方笑了起来,待平复了,罗绮君才笑看着罗绮珍责怪地问道:“珍妹妹,你怎么不多睡一会儿子。”
罗绮珍听了,笑着嗔怪地说道:“姐姐还说我呢?你不是也没有多睡么?珍儿只是觉得,第一次不用再跟着母亲去给祖母请安了,可不能去晚了,所以醒了便再也睡不着了。”
罗绮君听了,急忙看着她纠正地低声说道:“你还唤她母亲啊,她根本不配的,哪有做母亲是那个样子的?”
罗绮珍听了,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笑着比划着解释说道:“妹妹下意识地叫习惯了,一时倒没改过口来,记得以前有一次,妹妹跟她说话,没有比划唤母亲,竟被她打了十板手心,可狠了,一下打下去,手心就肿了,所以,从那之后,妹妹只要说到她,一定会称母亲的,已经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了。”
罗绮君听了,很是怜惜地握着她的手,安慰地说道:“珍妹妹,你受苦了,别怕,这里再没有她这个人了,想说什么,咱们只管说就是了,即便说错了,也没有人会打你手心的。”
罗绮珍看着罗绮君感‘激’地深深点了点头,两个人又开心地看了一会儿菊‘花’,便吩咐跟着的晴儿和红杏每人剪了几支菊‘花’,随后便说笑着朝庭院中走来。
两个人进了庭院,都朝着正房的方向看了看,见‘门’已经打开了,便相视一笑,朝着正房快步走去。
罗绮君和罗绮珍正快步走着,忽然看到从东厢房里出来的宋嬷嬷一脸焦急地看着她,并急急地对着她招了招手。
罗绮君心里不由打了一个唋,急忙让罗绮珍带着红杏和晴儿拿着剪下来的菊‘花’枝先去给罗秦氏请安,她则快步朝着宋嬷嬷走来。
待到了宋嬷嬷身旁儿,不等罗绮君相问,宋嬷嬷便看着她小声急切地说道:“姑娘,今儿一早,京城里的兵士比以前多了许多,天河已经回来了,他说路上的人个个都匆匆忙忙的,以往卖早饭的人家,也都忙忙地收了摊子,怕是京城中要出什么事儿了吧?不少字难道是咱们出府引来的么?”
罗绮君听了,眉头立即便拧了起来,她看着宋嬷嬷低声问道:“除了兵士多,京城百姓惶恐之外,还有什么没有?”
宋嬷嬷看着罗绮君低声说道:“天河说他去柳掌柜的铺子的时候,若不是你写的条子,他都进不去的,往常一早开得铺子‘门’早就关起来了,柳掌柜还让天河给姑娘带一句话,说京城局势紧张起来,不要姑娘出‘门’,如有急事,让到铺子的后‘门’去寻他。”
罗绮君闻言点了点头,看着宋嬷嬷沉思了一会儿,又问道:“天河哥可把咱们的地址告诉柳掌柜了?”
宋嬷嬷点了点头看着罗绮君说道:“他说了,柳掌柜又问了老太太的身体状况,他也如实地说了,柳掌柜说过几日,京城局势没有这么紧张了,他会过来再给老太太诊脉的。”
罗绮君听了,沉默地点了点头,脑中却忙了起来,难道是她们出了罗府,被发现后,罗、蔡两府找人来寻她们了,可不对呀,调动兵士可是要有手谕跟令符的,蔡府有这么大的权利么?
罗绮君思来想去,这个想法最终被她给否认了。
宋嬷嬷却看着罗绮君径自继续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