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佛前 (第1/3页)
傅紫萱挺替赵坤高兴。
他妻子生产完就没了,他又长年在外,儿子也丢在岳家,京里那个家自分家后除了老父也没人记得他,家不成家。现在要把儿子接去云州,再成个家,就不再是一个人了。
这下孙掌柜也能放心了。
赵坤信中还说了云庄及云庄仓的情况。
说那个仓因口碑好,价格又公道,已是在云州打出了名声。仓都没有空着的时候。
还好傅紫萱当初做了好多货架,屋子里都做了分层,能多存放些货物。又挖了地窖,有些货物放在地窖,保存的时间更长,又不占土地面积,也不用再增添人手,管理上也便利。
年前这段时间来往货商更多,那仓只怕会越发受欢迎。
好消息谁都喜欢听。傅紫萱接到信,心里也很是高兴。那一趟云州治病,倒是有了这样的意外收获。
看完信傅紫萱也都给赵坤及时回了,还交待他办喜事时一定要通知她。也好备上一份厚礼,托孙掌柜带过去。
赵坤也算是她的贵人。
年节越近,诸事越发忙碌。
傅紫萱自孙掌柜开始往外查帐收帐之后,不得已顶着冬日的凛冽寒风往城里跑。
年节前的醉仙楼客人越发多了起来,自上了各种锅子之后,来客更多。寒冷的冬日里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羊杂汤或是涮上一回切得薄薄的羊肉,真是从上到下的通泰舒爽。
羊肉越紧着供应,上门吃羊肉锅子的人越多。管事伙计忙着点头哈腰招待各方宾朋,后厨里大厨及杂工更是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人人都累得要散架,可听了傅紫萱说年底大小都有分红,又干劲十足。
谁不想过个肥年?家小都在家等着呢。
与醉仙楼的红火不同。有间食肆倒是因为天气冷。销售不如之前。但并没下滑多少。年前宴请多,单个客人购买的量也上去了不少。
最火的还是锦绣坊。
时下百姓都有“娶妇好过年”的说法,所以年节前婚嫁甚多。就是杨忠和叶文华的婚期也选在了腊月十八。
锦绣坊里光是婚迎嫁娶要用的衣料就日日清柜,成衣、绣活更是多得做不完。两个掌柜傅紫文和杨盛妻子杨孔氏忙得脚打后脑勺。店里的伙计也是忙上忙下,绣娘们更是手下不停,自睁眼开始就盯在绣架上。
绣娘们跟醉仙楼的大厨伙计们不同,她们接得活多。拿的工钱也多。店里除了每月发给她们工钱外,还按绣活的精细程度及她们的资历给她们按单分放不等的分红,最差的绣娘都有三成分成银。
每一年到这个时候,绣娘们都是卯足了劲接活。这个时候活计多,价钱也高,收到腰包里的银子自然就多。所以虽然忙碌但每个人心里都是极高兴的。
本来傅紫萱还想着年节将到,各家都要忙碌起来,准备让杨孔氏回家料理去的。剥削了她大半年,让她独自一人到了城里,当了绣工女红这一块的大掌柜。把家丢给婆母杨老夫人,傅紫萱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没曾想锦绣坊生意这般好。话都不能跟傅紫萱多说上两句。杨孔氏让傅紫萱不要太在意,家里还有她女儿杨怡,家里人也不多也没多少事,也算是忙得过来,待明年她再择了一掌柜接她的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