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身世之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章 身世之谜 (第2/3页)

  明若昧慌忙打开,了了几行,确是父亲的字体。

    “元晦,如霜:

    若你们见得此信,则已脱险,老夫甚慰。元晦,你虽非我亲子,十几载来我也将你视若己出。如霜虽非你血肉至亲,也望你日后多加照拂,我和你母亲便可瞑目。吾为防不测,在南洋为尔准备了些地产商铺,愿你同如霜抛却仇恨,从此不回中土,不要再卷入任何纷争了。至于元晦身世,宗衡道长乃吾老友,会尽数告知。”

    明若昧和如霜一头雾水,满肚疑惑,又伤心惊惧过度,不知所措。

    宗道长见状,顺势解释起来:

    事情要从十八年前说起,我当时乃武当掌门,奉旨携师弟邵元节进京。岂料皇帝竟要寻长生不老的内丹修习法术。我自己都不曾长生不老,又去哪里寻这等仙术。可我那师弟献媚于上,说只要寻得张天师去世前,留下的《老子想尔注》,就可得不死之术。此书乃道家无上绝艺,传说有成仙了道之方,长生不死之术,天下无敌之武功,参透了星宿变化的奥妙,可以知道祸福兴衰。只是失传一千五百之久,又何处寻得。我那师弟求攻心切,自顾不上那么多,进言倾全国之力,助皇帝得此不死之术。

    蜀地多年来免于战祸,又是张天师飞升得道所在。当时镇守四川播州的将军杨应龙,也就是明公子的亲身父亲,受命同东厂一起,协四川巡抚李化龙,布政司刘正共寻这本宝书。

    那时杨应龙正春风得意,身怀绝世武功,又因平定叛乱,戍疆卫国有功,加封骠骑大将军,都指挥使司,赐蟒袍加身。令同僚无不羡慕。也正因如此,杨将军行事作风,不免霸道一些,为人耿直,自然得罪了不少权贵和下属。

    寻找宝书自然要开山挖坟,蜀中财力有限,李化龙私自增税搞得民不聊生,你父亲几次上书弹劾,但昏君只想着自己长生美梦,不愿回应。

    李化龙与刘正各怀鬼胎,中饱私囊,对杨将军几次弹劾自然怀恨在心。一方面写信求和道歉,说只要早日寻得《想尔注》,遍可还黎民一个太平,一方面联合了我师弟邵元节,打算加害于他。

    我那邵师弟多次把武当**房中术献给皇帝,逐渐总揽了武当大权。我见大势已去,又无力劝谏,假作闭气装死,千万四川帮助杨将军,以免小人奸计得逞,生灵涂炭。

    只可惜杨将军已然中计,为避大耗民力,自己翻阅大量古籍,单人独骑,寻找《想尔注》。贫道再三劝将军退隐,避免被害,可惜此人一副忠肝义胆,决然做不出此时。

    我只能与他一同参详,杨将军家世代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