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第2/3页)
物也不是上次的三块绸缎,而是几个大礼盒。不光有绫罗绸缎、各种吃食点心,还有金银玉器若干,李莎莎也按名登记在那册子上了。
开业后李家酒楼的生意很不错。可能这也是镇上第一家举人老爷家的买卖,来凑热闹的人特别多。李莎莎已经开始在空间学做饭,从小龙那里弄了许多菜谱。这一下子又有了许多新奇的菜,口味的多样性,也吸引不少客人。
李莎莎在各种忙乱中,只有等晚上进了空间才觉得能休息一二。她有时也会想起严梓熙,小顺子跟她说得不清不楚,现在又联系不到严府的人,她也只是个小女孩,什么也做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严梓熙能活着过来找她。
李德河如今有了当了解元的儿子。又有了镇上的李记酒楼,腰杆子顿时觉得硬了起来,走起路来肚子都要挺出去了。李德江和李德湖也经常上镇上找李德河吃酒聊天,两人一起奉承,又是灌汤又是将李德河高高举起,李德河就有些下不来了。恨不得将自家的产业和钱财都送予两个“可怜”的弟兄。
当然阻碍这兄弟情深的唯一障碍就是李莎莎了。虽说让李德河做了掌柜的,可李莎莎坚持自己做账房,每一个大钱的收入和支出她都有明确的列明,又用的是阿拉伯数字,看得一目了然。每日的银钱也是收在她的手中,所有支出也是从她这里出,李德河想接济自家的两个兄弟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李莎莎也不明白李德河为什么对自家的老婆孩子那样厉害,可对自家的兄弟倒是能倾其所有。真的是应了那句老话,老婆如衣服,兄弟如手足。没有接济成自家兄弟,他还怕自家兄弟说自己当了举人老爷的爹就有些看不上自家兄弟了。
前世的李莎莎虽然没有学过会计,可没有吃过猪肉还是见过猪跑的,她做得这个账本已经比李德河原来的账本好看得多了,就是做过多年买卖的李德河也觉得自家孙女自创的这种账本胜过有多年经验的老账房做得账本。
因为后院的菜地需要人照看,雷国珍一人带着两个娃儿根本倒腾不出手来。李莎莎只得调整人员安排,将王氏调回李家村一边帮雷国珍看娃儿,一边还能照看一下菜地。李先智还是留在李家村上学,休息时也可以帮王氏干点活。李玉兰则留在后厨当大师傅,又从村里招了几个相熟会做饭的媳妇子,由李玉兰调配使用。
又过了一个月,酒楼的生意越来越好,累得家里的人够呛。李德河实在是忍不住了,就跟李莎莎商量,能否买几个人来,家里和酒楼这边都需要人手,不然太累了。李莎莎想了想,也是觉得这样忙一个月还能顶得住,如果常年累月这样,大家都会受不住的,也就点头答应了。
李莎莎来了镇上有一个多月了,对镇上这些牙侩、人牙子什么的,都了如指掌。既然跟李德河说好了,她就直接去找了那个比较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