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未雨绸缪 (第1/3页)
卢莎,哦不,从现在起,应该叫赫舍里尼楚克,表示新名字虽然满译汉很坑爹,但是满文本身的意思确实是珍珠。阿玛给起这个名字,寓意确实不错。还有那个小名讷甘,翻译成汉语意思为温和贤淑,看,阿玛多疼自己,给自己起了多好的大名和乳名……
可是阿玛,女儿我是披着满族外壳的汉女啊!这么脱线的名字,对不起我自己啊!算了,以后自我介绍我就说我是赫舍里好了,反正这个姓氏如雷贯耳,谅别人也没这个胆子再来问我的芳名,赫舍里嗯,我是赫舍里,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时光流逝,就在撞墙后振作,振作后继续撞墙,撞墙后还是只能振作的循环往复中,我们的尼楚克六岁了。六年的时间,足够发生很多事。比如,她三个月大的时候,康熙出生了,同年,顺治立了另外一位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但两年后就册封了董鄂氏为皇贵妃。
再比如青年顺治爱情事业双丰收,大刀阔斧经行改革,一方面为缓和满汉矛盾,连嫁三位公主入蕃,三藩一人一个,不多不少。另一方面大胆重用汉臣,当然也包括采纳汉人宫女。鼓励垦荒,并对隐匿土地者适当宽忍,减轻赋税,缓和阶级矛盾。等等一切都表示这位年轻的君主有冲劲有朝气,想要干一番事业。
但是,关键是但是,他无法摆脱自身为满人贵族的局限。在重用汉臣和坚定执行六大国政,结果老百姓依然苦哈哈,他派内廷太监到江南去采办宫女,搞得那边心急慌忙嫁女儿,新娘子撞衫自不必说了,连花轿都堵车。
索尼时任内大臣兼内务府总理大臣,面对这种败坏祖宗规矩的荒唐事,老油条心里鄙视,但面子上却十二万分的恭敬,事事按照皇帝的意思办,再坑爹的命令也照样执行无误。
暗地里给二儿子索额图挣了一个大内侍卫的虚衔,却不让他去上班,整天在北京和沈阳之间活动,结交满蒙贵族,表面上花天酒地,实际上却是出人头地。
另一方面,赫舍里的爹,噶布喇自从上次出外差回来之后,顺治对他虽然十分满意,但是索尼却给他递了请罪的折子,说他有负圣恩,没有缓和矛盾反而让矛盾激化了,直隶的民变一再恶化,最后不得不派兵镇压,实在是浪费国家的军队和粮食,自请停职。
顺治非但没有怪罪,反而褒奖了老爷子的赤胆忠心,加了世袭一等公,现在的索尼,表面上看上去,是外臣的头一块牌子。
这一天,哥哥们都在外面玩,赫舍里却在自己的房里练字。经历了初来乍到后的事事不如意之后,她开始正视自己的人生,好过不好过都一样要过,不管愿不愿意,她现在都是索尼的孙女。
顺治死的时候她才八岁,八岁的孩子能做什么?能离家出走改名换姓?能参政议政另立新君?都不能。她只能作为索尼的孙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