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安排 (第2/3页)
望和现实一样美好。同一时间,乾清宫龙床上的顺治此时却是万念俱灰。
立福全为太子,是眼下他最想做的事情,他把它当成是最后的心愿一样珍而重之。可是,索尼和汤若望的话给他兜头泼了一盆凉水,这两个人的联手让他看清了外面的形势,连汤若望都被皇额娘拖来当说客了,索尼都倒戈了。
如果自己还要硬来,恐怕福全和董鄂氏一族,会遭殃。想想皇额娘之前应允了把爱妃的弟弟召回京里,这恐怕是她最后的底线了吧?
顺治心里知道,额娘还是怨恨自己独宠董鄂氏的,自己若是身体好,还能多护着董鄂氏一族多些时日,可是自己眼看着就要不行了,罢了罢了,自己都不想要了,不留恋的,何必再苦了孩子。
皇子等同亲王例,福全未来能若真能做个贤王,说明额娘没选错人,玄烨是个好皇帝。如果玄烨不是好皇帝,福全也能捞到个闲王。总之,安安稳稳过一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了。
可惜顺治的最后这几年,他眼里除了爱情再无其他,看不到关外蒙古部落间的倾轧纷扰,边境线的那边,邻国正在不断扩张。看不到关内南边儿风声越来越紧,各种反清的,复明的,排内的排外的各种此起彼伏。
福全和常宁这两个,那都是要上战场滚了一身伤病才能退下来,最后都落了个病亡。顺治这满打满算的十七年,除了制定了一套又一套的祖宗家法,还真没什么可以拿出来说事儿的功劳。倒是给少年康熙留下了一个内忧外患各种动荡和百废待兴差不多的局面。
当然,现在他躺在床上,唯一能有的动力就是叹气,一晚上过去,第二天昏昏沉沉地醒来,发现自己还活着,例行公事地喝完药,刚想要振作精神把想好的事情办了。小太监忽然递进来一个黄封:“启禀皇上,太后娘娘递了东西过来,说是请皇上亲自过目。”
顺治抿嘴,心里琢磨着什么东西,东西已经送到眼前了。是一封折子,擅抖着手翻开一看。顺治的眼睛眯起来了。
皇额娘这是要往内阁添人,自己很久不管事儿了,她若真是越过自己随便塞个什么人进去,自己也不知道。可现在居然把罗列好的名单都送到自己眼前了。看着名单上的人,脑子飞速转动起来。
索家的人,是可以信任但不能倚重的,他们太圆滑,一点儿风险都不肯担着,应一些编修,翰林,大学士什么的还行。
纽钴禄家的,皇阿玛手里还能出几个武将,可是自己手里,文臣不像样,武将更是一个也没,也不靠谱。
名单上的人一个个看下来,看到苏克萨哈的时候,想起了吶喇氏,也就是那拉氏。这又是一个望族。而且,这个人在倒多尔衮的时候,还很卖力,晋了内大臣之后,一直就以自己耿直到一根筋的表现在朝堂上杵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