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国不好治(二) (第2/3页)
的,数万黎民翘首盼望,盼望我能够就他们于水火。你们一个两个却都劝我慢慢来……”
顺手抽出一本折子递给她:“你看看,河南来报。说今年的雨水比往年少了三成,眼看秋收就在眼前,地里却颗粒无收。巡抚上书求朝廷减免地方税收。可是,我问了户部,才知道朝廷已经三年没有收到那里的税钱了,你说说,前三年他们都干什么去了?”
赫舍里默。三年前的旧事,现在鳌拜自杀了。倒成了无头的案子。户部管着大清的钱袋子,收不到钱,他们比谁都叫得凶。
“另外,你再看这个,吴三桂来的折子,说是云南发生了大规模地动,百姓死伤无数,要求朝廷拨款赈灾。朝廷在云南广东广西,甚至川陕边境屯兵数万众,每年耗费前两无数,他们就是每人省下一两银子,一口粮食,就足够灾民吃好几辈子去了,居然还腆着脸开口问朝廷要钱……”玄烨大为光火。
赫舍里继续默,三藩拥兵自重有年头了,这事儿不能意气用事,要徐徐图之。这个时候不能再有内乱了,大清国的都富家子经不起三番四次的折腾。
“你再看看这个,这个,还有这个……从草原到海边,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是消停的!你想我怎么慢慢来?满珠习礼刚刚过身,察哈尔王就以吊丧为名大兵压境,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恐怕再过不多久,北边又将掀起战事了。
但是,我向议政王大臣会议提议,将八旗驻地分区域布防,他们却是挑三拣四,不沾点便宜不罢休的样子。以前以为,只有鳌拜不把我放在眼里,没曾想,那些老家伙们一个两个都不把我放在眼里……赫舍里……”
听着玄烨絮絮叨叨地说着他的烦恼,赫舍里的脑门上刻着一排的“#”字。太皇太后还真是有先见之明。自己一手带大的孙子是什么脾气她了解得一清二楚。预防针打得可真早啊!但你打完预防针之后,难道就把他扔在这里不管了?我不信你不知道发生了这么多事,我更不信发生了这么多事之后你还能平心静气地坐在那儿念经祈福。
你自己往慈宁宫一躲,把玄烨扔在这儿,一边是堆得比山还高的疑难杂症,一边是弃他于不顾的亲祖母。你说他要不要暴走?没奈何,消防队员的活儿还得干下去:“皇上,一口气吃不成胖子,事情还要一件件地解决。今晚就先歇了,明儿一早,再与大臣们商议吧。”
“商议?和他们不用商议,当年长江沿岸发大水,溃堤千里。工部说要修补堤坝,户部说没钱,于是两厢僵持,导致灾民流离失所哀鸿遍野的事儿,我到今天都不能忘记。你信不信,我找他们商量,这结果还是一样。一个说这样那样,一个两手一摊,没钱。全票否决。户部的理由总比别人要多些的。”
“皇上先不要急着下定论,随便什么事儿,总要先商量着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