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九章 其实很简单 (第2/3页)
这个时候。玄烨忽然觉得开窍了,原来政治,是可以这样玩的。把真正的目的藏在心里,上面盖上一层又一层的烟雾弹,让大家在云里雾里完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上钩,还以为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这才是手段。
可以说,这一次把安亲王使唤得滴溜转的经验,让玄烨豁然开朗。他似乎找到了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信心。
且让他去得意,转眼就到了清明节,玄烨带着赫舍里和嫡长子承瑞踏上了谒陵之旅。
河北遵化,现代来说离北京还挺近的。但清朝的交通何其落后,赫舍里抱着儿子在马车里晃了老半天都没到。直晃得她觉得骨头都散架了。
这毕竟是她第一次出那么远的门,以前一直生活在北京。作为首都,北京的路相对来说还算平整,同样是马车和轿子,出门没让赫舍里觉得有多难过。
但是这一次,领教了路况的辛酸之后,赫舍里心里宽面条泪,这就是我宁愿在坤宁宫里生根也不愿意出来晃荡的原因之一啊!
眼看清早出门,太阳落山都没走完一半路程,赫舍里无语。承瑞让奶娘带走休息,她和玄烨则到行宫休息。
虽说行宫布置得和皇宫其实也差不多了。但玄烨见她满脸的疲惫,还是略带歉意:“累了吧?累了就早点歇了吧,不用顾念我了。”
赫舍里内心是很想马上洗个澡倒头就睡的,但是听他这么一说,猛然想起一个事儿来:“臣妾还好,只是这一天的舟车劳顿,倒是让臣妾想起了一桩事情。”“什么事儿?”玄烨放下手中的书册望向她。
赫舍里很体贴地走上几步,伸手在他的肩上一搭,不轻不重地替他捏着。一边放轻声音:“皇上可记得,顺治十年,直隶民变的事情?”
玄烨被她捏得正舒服,一听这话,眼睛顿时眯成一条缝,转身看她:“你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顺治十年,民变那会儿,你还没出生吧?”
“臣妾当然是没有出生,但臣妾的阿玛当时正是朝廷派到直隶解决民变的官员之一。所以自然是知道一些的。”赫舍里解释道。
“你是在担心我们的安全?你放心,近视不同往日,这种不吉利的话,以后不要再说了。”
真叫说话的人是自己的妻子,玄烨深知她对自己是不会有异心的。换做是别人这个时候说“民变”二字,没说的,直接拖出去杀了。
赫舍里一愣,不吉利?心说你想哪儿去了?你当我诅咒你啊?“皇上,臣妾的意思是,当年完全是因为旱灾加上蝗灾,导致灾民食不果腹,才会生变。
臣妾想,如果这些灾民被集中起来,乘着旱灾清理河道,修桥铺路什么的,而地方官只要开仓放一点点口粮。满足他们的活命需求,兴许,今天这一路还能更轻松些的。”
没错,以工代赈。这是二战前,美国总统应对经济危机时候采取的办法,中国在之前不一定没有过先例,但却没有人家做得这么有名,罗斯福曾很骄傲地把平安度过经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