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贴心的人 (第2/3页)
样的指令,却有人替他想到并且付诸实施了。这说明康亲王已经融入了“军机处上行走”这个身份。
“王叔想朕所想,替朕先行一步,有了王叔的先见之明,西北无忧了。”玄烨心情放晴。康亲王趁机谦虚了一番,并且向皇帝上呈了一幅蒙古八旗驻军分布图。并且详细汇报了自己在监视察哈尔王余孽这件事上所下的功夫。
玄烨一边听,一边点头。康亲王不愧是新一代铁帽子王家族中的一颗新星,他逻辑思维缜密,而且很有超前意识,听了他的奏报,玄烨只觉得思路大开,心情愉快。
心情好了,脸上有了笑容,玄烨就想着要重赏康亲王。这个念头刚起,他才意识到,今天是大年初一,原本是康亲王敬献礼物给他。如果今天发赏赐,有点“还礼”的嫌疑。
于是,赏赐康亲王的事儿,就被玄烨默默地记在心里。说起来,这也算是玄烨的一个优点。对被他认定的自己人,他是从不记仇的。
康亲王在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时候,没少给玄烨添麻烦,还因为看安亲王不顺眼,故意和他对着干,他可是议政王大臣会议里最早宣布站队的人。
但是现在,康亲王已经加入了军机处,现在又为玄烨出谋划策。这是一个信号,一个康亲王宣誓效忠新皇的信号。玄烨又怎么会不欣然接受呢?
也许康亲王的性格上,是有些好大喜功,恃才傲物之类的坏毛病,但对玄烨来说,这些都不重要,他看中的,是他的军事才能,不输给安亲王的军事才能。在盛世还没有开启之前,兵事还是眼下朝廷最重要的事。
休生养息,安抚民生,振兴小农经济,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兵事做储备用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玄烨这里,被这样理解并付诸行动。
安亲王虽然打仗够行,却容易被人左右利用。耳根子软,多思多虑,这在玄烨看来,是个致命弱点。皇权与军权必须同时高度集中在一个派系手里,这是稳定政治稳定民心的重要前提。
玄烨对安亲王在政治上的不坚定十分失望,加之太皇太后已经出手,更加坚定了他的判断,安王叔打仗也许可行,却不能信任,更不能交付重兵。
在未来可以预见的战争中,必须有一个人站出来制衡安亲王,这个人选,康亲王杰书最合适。心里想着康亲王的事儿,被吴三桂惊吓的愤怒就淡了很多。夸了康亲王几句,就地解散。
出了乾清宫,玄烨直奔慈宁宫,给祖母请安,顺便陪着吃饭。太皇太后好像知道他在乾清宫都说了什么,饭后就和孙子提起了温庄长公主的长子的安排问题。
“我把他接来,虽然是权宜之计,但他毕竟是你姑姑的亲儿子,若这辈子之当个小吏,我觉得有些对不起皇后
姑姑。”太皇太后如是说。
“孙儿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现在他的身份尴尬,现任察哈尔王是他的兄弟更是仇人,前任察哈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