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先兵后礼 中 (第2/3页)
理直气壮的事实来给他们看。”
赫舍里假装满面愁容地说:“更何况祖母身体状况欠佳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儿了,她若是在,免不了伤心又伤神。你们都是皇上亲自挑选。给予最大信任的臣子,能不能解决这次危机。就看你们的了。”
没错,这种争权夺利的事情,是皇家的家务事,应该由皇家的人出面去解决。可是现在的问题是玄烨和太皇太后这两块大牌子已经不是筹码而是弱点了。
若是抬出来,不但不能加分,相反还有可能被敌人抓住把柄。这么明显的事情,军机处其他人想不到吗?都是人精的脑子,怎么能想不到?偏偏他们都不站出来讨骂,让二叔站出来,二叔啊二叔,你真是个棒槌!
对自家二叔,赫舍里不好开骂,只好讲道理。但语气里却是轻轻地埋汰了一把。索额图怎么能听不出来?当下就低头认错了:“奴才愚钝,未能明白娘娘的一片苦心,请娘娘恕罪。”
“罢了,本宫也是心急了。只是这事儿已经容不得再议了。恭亲王的折子到了么?”见属下们全是蜡烛,不点不亮。没奈何,只能自己亲手去点了。
常宁在北边儿监军,定期会有折子进京汇报情况。赫舍里问到他,大家集体松了一口气,刚才的大帽子扣下来,真是命都被她吓掉了大半条。
总算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时候了,敢情之前那些都是定场诗加下马威啊!众人惊魂未定,各自松了一口气,还好这里有个索额图,上面风浪大的时候,可以拿他出来顶一下。
索额图当然意识到自己的莽撞,老脸一红下意识地退后一步。那边康亲王杰书站了出来:“回娘娘的话,恭王爷的折子已经到了,情况不容乐观,王爷说,我军的士气十分不稳,若是再无良策,只怕是……”
康亲王的“实话实说”又引起下面一片议论之声。倒不是说议论杰书这话的真假,而是议论他这直来直去的说法,上面坐的可不是皇帝,而是皇后娘娘,女流之辈,她懂得什么?
上来问政只怕也是被旗主们进京的事情给吓着了,顺便问一下军事,希望得到好消息。这时候做臣子的,就该放个假消息哄哄她高兴,让她早些偃旗息鼓会坤宁宫睡大觉才是正确的选择。
可惜这位康亲王,除了兵事其他百事不通,说话直来直去,耿直僵硬的脾气,同僚见了都要皱眉头。就连皇上有时都见他怕。这下好了,皇后娘娘一听这个消息,又要乱方寸。
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赫舍里没有变脸色,而是语气平静地道:“本宫已然预料到会是如此了,兵书上说。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眼下正值春夏交替,原本这些人都是田里的劳动力,被迫拿起兵器打仗,已经难以专注。
再加上朝廷度日维艰,难有足够的粮饷支持军队,军心涣散实在情理之中。我们的敌人骁勇善战,如狼似虎,几次三番下来,气势依然形成。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