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我渴望的温情 上 (第1/3页)
在御书房里,多得是眼下解决不了的难题。军机处意见不一致的,御史衙门反应最激烈的,亦或是六部觉得推广起来太过困难的,问题叠着问题,都堆到了玄烨的面前。
这种难题天天都有,天天都翻新,玄烨每天都会有觉得力不从心的时候。只是自打他密令曹奎将当年吴三桂杀害南明皇帝及其眷属的详细资料以及死者的埋骨之处通过江南知识分子隐晦传扬出去之后,整个人的气质,气势就完全不一样了。
军机处里供职的诸位第一时间感受到了皇上的变化,他变得更*了,想好了的事情即便有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但也只是听过算数,并不会改变他自己的想法。
他变得更犀利了,常常一句话或几句话就清晰地分配了任务。没了多余的解释,他们想要揣测他心中所想变得更难了。
他的表情变得更少了,抿着嘴,眯着眼,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表情。或者干脆闭着眼假寐,听他们说,等大家都都说完了,他最后再一锤定音,然后他们才发现他们说的其实不是主子想听的,主子的决定和他们说的完全没关系。
即便是这样,主子也不生气,面上一点都不显露,还是看似很认真滴听取他们的意见。只是几次之后,他们就明白,主子再也不是那个会轻易改变主意的主子了。
军机处的诸位对此喜忧参半,喜的是主子渐渐成长之后,并没有遗传到先皇那种遇事三级跳。冲动过后又容易怯懦的性格,而是变得坚毅,更像他的爷爷皇太极,这种性格生在一国之君身上,是臣下的福音。
忧的是,长此以往,主子会变得刚愎自用,好大喜功什么的。也和皇太极一样。那就太糟糕了。连年的战乱之后,国家最是需要休养生息,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一个宽仁平和的主子。
然而世事难两全,性格也没有两面光的。眼下见到他杀伐果决,心智坚毅就已经足够了。朝臣们无不欣慰地想着。
时间一天天过,夏去秋来。就在中秋节前两天。江南来了密函,吴三桂遭反清组织暗杀,死在自家府邸,长孙吴世璠继承了爷爷的一切,悍然称帝。
这是玄烨和赫舍里早就计算好的,只要消息公布出去,只要消息获得了反清人士的认可。吴三桂什么的,就是砧板上的鱼儿,再也没有杀伤力。
而他的孙子吴世璠更加没有杀伤力了,因为他根本就是个死人,他和他的父亲弟弟死在京城菜市口,围观群众不知凡几。一个死人能翻起多大浪?
只是,他还是忧心忡忡。因为,孔四贞还在云南,在吴世璠手里。如果吴世璠威逼孔四贞,利用她坐实自己的身份。那么玄烨之前的工作就白做了。
除了这件事。还有一件事让他闷闷不乐。在畅春园养病的太皇太后忽然下令封了畅春园,谁也不见,甚至包括自己的女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