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现在,拼的是涵养 (第2/3页)
柳莺说的是送一个丈夫而不是和姐姐共用一个丈夫,这让赫舍里的心里无比舒坦。心里一舒坦,看几个小萝莉都顺眼了。送了一堆的点心首饰不算,还一人赏了一记香吻。
孩子的母亲们诚惶诚恐,赫舍里却无所谓,都是她平时吃惯的点心用惯的东西,沾了皇后这个身份的光,这些寻常的物件都成了御用之物,如果不是皇后娘娘赏赐,官和民都是用不上的。
比如说一只普通的饭碗,老百姓用民窑,你再有钱富可敌国,理论上也只能用民窑粗瓷的碗吃饭。有些穷地方连粗瓷碗也用不上,只能用土陶碗。
和民窑相对的,是官窑,官窑的饭碗顾名思义,就是供给上层建筑们用的,紫禁城每年会在全国各地评选质量达到御用标准的官窑瓷器供奉内廷,汇同内务府造办处出的瓷器一起,满足皇室成员的日常消耗。
皇室成员吃饭的饭碗只是一个极小的例子,其他诸如吃的米,穿的衣,哪怕是脚底下走的路,都是高人一等的。赫舍里里哪怕赏你一根缝衣针,你都要烧香磕头每日供奉。
更别说她今天有心慷慨,内务府给公主准备的裁制冬衣的料子,她都拿出来分了。其他小玩意儿小摆件也就不在话下了。
她的想法是,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外面进贡上来的,又不是玄烨花钱买的,加上皇帝正欠着宗亲和官员们一大笔钱呢,给这些小玩意儿还不够付利息的,赏也就赏了。
于是,借着皇后千秋节的东风,紫禁城里一片歌舞升平,其乐融融的景象。赫舍里是舒坦了,玄烨去依然依然心事重重,不为别的,只为祖母还是没答应会慈宁宫,而且一老一小为了这事儿还吵架了。
太皇太后埋汰孙子这是刚获得一点儿蝇头小利就得意忘形,说他这是继承了他爹的坏脾气。玄烨则埋汰祖母越老越固执,不肯听劝,哪儿有过冬至了,长辈不回家的道理,这叫小辈们在家能安心么?
气鼓鼓的玄烨回来就给赫舍里看脸色了,赫舍里只好劝他,老人家年纪大了,总有些小孩脾气,能哄就尽量哄着,不能哄也得顺着,既然她不愿回来过冬至,那咱们干脆就到畅春园去陪她过,连带新年也一起陪着她过。
反正出了西华门不远就是畅春园,帝后出门都有专车,自己根本一步路都不用走,既然老太太死活不肯出来,那就他们进去呗。对玄烨来说,在哪儿办公都是办公,用得着大臣的时候,诏他们来见驾便是。
玄烨一琢磨这样也行,随即拍板,过完长至节就放假去畅春园陪着祖母,直到明年的正月十六上班。赫舍里本以为这算是了却了玄烨的心事,能让他放松心情,好好努力工作。没曾想,她自己的麻烦事却因此一桩连着一桩。
十二月二十四,皇上带着皇后,昭嫔,乌贵人,那常在,和常在以及二公主三公主一起移驾畅春园,本意是陪太皇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