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二章 迷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二章 迷惘 (第2/3页)

瑛相比,许昌平跟随他的时间更久,卢林自认十分了解许昌平,自他十多岁始就是个思想进步的革命青年,不仅为了革命讨伐各系军阀,更在年轻的时候参与过刺杀曹玉的行动,被认为是革命党的一员悍将,卢林十分倚重他,只是近年来两人在理念上出现了分歧,卢林始终乐观地认为,自己可以感化许昌平,将他引回自己所认为的革命正道上来。

    许昌平主张联省自治,反对卢林的统一全国,他认为改革是改良的,而不是革命的,是由下而上的,而不是由上而下的,只有全国众民实行分权自治,才能养成民治精神,建设民主国家,而卢林始终念念不忘用武力解决内战统一全国是丝毫不切实际的。

    观念上的不同,造成了师徒情谊深厚的两人,矛盾越来越大,在革命的路上渐行渐远,从刚开始的言听计从,到后来的阳奉阴违,再到最后的排挤对立,最终撕破了脸皮。

    戴国瑛和乔绍曾对视一眼,眼神中充满了无奈。

    乔霏却第一次感到了迷惘。

    在现在的华夏,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时代和国家,自己原先对于民主的设想都是正确的吗?

    许昌平背叛了卢林这是她十分清楚的,但她更清楚的是无论是许昌平还是卢林都不能算是历史的罪人,他们虽然观念不同,但是都出于国家和民族的公心,也的的确确为这个时代的华人做了许多事。

    她不能去衡量孰是孰非,在这个时代有将几十种思潮、理念,对于这个庞大国家的未来,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每一种想法都是值得尊重的,没有人能够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人身上,也很难有一条折衷的道路让所有人都接受。

    现在的华夏不可能照搬当年美国的模式,因为没有那样的一个环境,让多种思想在一个会议室里自由地碰撞妥协,然后制定出一个大家都乐意遵守的宪法。

    华夏立宪多年,结果也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