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新革命 (第2/3页)
力多于以胡元祥和戴国瑛为主的联军,武器装备给养方面,更是具有优势。但是仗还未打十天,徐又鸣的兵力尚未展开,徐军便节节溃败,除了联军战斗力较强外,最大的原因,还是联军占据了道义上的制高点,在战前的舆论上,就已经大获全胜。
对于战争,人心的向背不一定都是决定性因素,但是战争的胜负,也往往不取决于交战双方兵力的多寡和武器的优劣,而是要看双方的士气。
尽管底层士兵大都是没有什么文化的炮灰,但战争道义上的多寡,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士气,进而影响战争进程,虽说当兵是为了吃粮,可上战场之前还是要喊喊口号,鼓舞士气的。
虽然士兵们识字不多,可也会口耳相传小道消息,特别是像通倭卖国这样的消息,徐又鸣支支吾吾,说不出任何道理,只能在战前动员说,“军队好比是狗,主人要我们咬谁我们就去咬谁”这样的话,丝毫没有道义感。
而联军则不同,他们可以慷慨激昂地喊着“打倒卖国贼”的口号打仗,不做“亡国奴”的念头激起了男人们的血性和狠劲,气势上便大大胜过了徐又鸣。
因为自知理屈词穷,所以徐又鸣的军队上战场只能完全靠利益的诱惑,可就算徐又鸣给他们大发军饷,甚至一次预支了四个月的军饷,每次出征战斗前都大摆酒席,他们在精神上也顶不住。
讨逆联军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徐又鸣全线溃败,终于被彻底赶出了北平,躲进了倭人的租界,好在他经营多年,虽然不贪财,可也薄有家产,做起了寓公,温饱不是问题,可他的政治生命也算是正式划上了句号。
后世的历史上将这次由学生发起的,民众广泛参与的运动成为华夏“觉醒运动”,而将**军的讨逆行动称为新**,可以说觉醒运动是华夏近代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可惜最后攻进北平的这一仗并不是沈绍隽负责的,而是乔霏的老友胡杰。
这位英俊风流的少帅意气风发地带着手下攻进北平,成为华夏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人物,无数淑女名媛为之疯狂。
而他初入北平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拜访乔霏,这个新闻也被报章杂志炒得沸沸扬扬,胡杰当年在北平时就苦追这位社交场上的名媛乔五小姐而不得,如今他已经不再是那个纨绔子弟,是风头正健的实权派,而乔五小姐又是学生运动的领袖,推翻徐又鸣政府的大功臣。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两人都是十分般配的,何况两人私交甚笃,在交战之初便相互唱和支持。
虽然胡杰早已娶妻,但还是有无数人都猜测着他极有可能与乔五小姐再续前缘。
胡杰与乔霏这一对英雄美人俨然成为众人心中最为般配的神仙眷侣,尽管当事人都对传闻予以否认,可还是无法浇熄人们心中的八卦之火。
不过胡杰很便以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