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可爱的政老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5、可爱的政老爷 (第1/3页)

紫鹃谢了恩(居然要下跪?什么世道?镜子:封建社会啊!)。正因为紫鹃去谢恩,才发现原著上一句“太监记了,领茶而去。”这个领茶,可不是喝茶啊,是拿茶钱。还是好几百两银子的茶钱!不亏是贵妃,风雅一回也得有几百两银子垫着。

    不过对于现在的贾府,几百两不算什么!没准贾妃就是为了给娘家找个有合适理由送太监茶钱的机会,才弄这什么灯谜呢。

    这不,贾母见元春这般有兴,自己一发喜乐,便命速作一架小巧精致围屏灯来,设于堂屋,命他姊妹们各自暗暗的做了,写出来粘在屏上;然后预备下香茶细果以及各色玩物,为猜着之贺。紫鹃又算了这围屏灯也便宜不了——职业病,算成本。

    贾政朝罢,见贾母高兴,况在节间,晚上也来承欢取乐。上面贾母、贾政、宝玉一席;王夫人、宝钗、湘云又一席,迎春、探春、惜春三人又一席,俱在下面。

    地下老婆丫鬟站满。李宫裁王熙凤二人在里间又一席。黛玉还是装病没来。紫鹃在房里陪伴。想着应该是贾政猜灯谜了。

    原著里这段写的有意思,首先是贾兰,没有老爷叫就不肯来,从小就是的“牛心拐孤”的性格,不过是不是原著上贾府人说的“天生”就有的斟酌了。

    然后就是那些据说体现预示了红楼众人的性格前途的灯谜了。贾母的“荔枝”据说是树倒胡猴散。贾政的砚台是他自己的写照。而三春和宝钗的是预示了自己的前途。

    不过没有黛玉和湘云的。这里是因为黛玉装病没去,原著上是贾政看的悲从中来,被贾母打发走了,所以没看到。

    就是说没有黛玉明确的归宿的诗。事实上紫鹃回忆,好像整本红楼梦里就没有特别明确的关于黛玉前途的话。除了指明黛玉和宝玉无缘(比如太虚幻境里的判词),这么说来黛玉还是有生路的。

    对了这里让贾政最郁闷的就是宝钗的灯谜诗了,如此推断,宝钗恐怕不入贾政的眼。好在这个时代,大户人家的公公和媳妇也没什么交集,所以贾政不喜欢宝钗,宝钗也没什么。

    所以这段虽然不长,确实是红楼里的极精彩的一笔。写出了贾府中人(没有黛玉、湘云这两个贾府外的人)的前途,性格;伏笔了贾兰;还有当时风俗的细节(三春直接和贾政问答,而宝钗由宝玉代答,是侄女、女儿,面对面的说话;而内侄女,就不能直接说话了。)而且还有贾政对宝钗的不喜,与王夫人对宝钗的喜爱的,暗写了这对夫妻的兴趣异然,貌合神离。

    贾母次日仍领众人过节。(紫鹃不明白元宵都过了这么久了,还过什么节啊?)

    那元妃却自幸大观园回宫去后,便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命探春抄录妥协,自己编次优劣,又令在大观园勒石,为千古风流雅事。

    因此贾政命人选拔精工,大观园磨石镌字。贾珍率领贾蓉贾蔷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