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4、风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84、风筝 (第3/3页)

既然去脂粉点,就多买一点,起码素云等李纨的丫鬟得送啊,老找人家李纨请假还能算全勤,怎么也该感谢一下。贾府的规矩,给丫鬟面就是给主面。

    先买风筝吧,紫鹃就说:“这里停一下,我买个风筝。”

    估计是因为这一带的人家分布的原因,居然在胡同口好几家买风筝的连在一起,风筝花样繁多。

    紫鹃也对跟着的婆丫鬟甚至轿夫说:“你们也挑个回去给家里玩吧。我一并结账就好。”

    大家当然高兴,只有那婆说:“紫鹃姑娘,你在街上这么着不好吧?!”哪有大家的大丫环在街上抛头露面的买地摊的东西的?这样的疯丫头怎么配得上二少爷?

    “张妈,您还记得么?兴哥当年最喜欢风筝了,还自己给我扎风筝呢,我记得是个大蝴蝶,我拿着和小姐妹们炫耀,结果就是飞不起来。”紫鹃当然有办法。

    张妈没在说什么,心里想着,要是二少爷还在多好啊。这丫头也可怜,没福气,要不也做了少奶奶,有男人撑着,哪里用的着今天这样让人欺负去。说起来这丫头真的很有钱,可惜这么一笔嫁妆不知道要便宜谁了。

    紫鹃果然又找到一个老鹰风筝,正拿着看,听见有人说话:“这个老鹰风筝挺好看。”

    “人家有人先看上了。”

    “我也没打算买。只能陪着你看看了。现在我们家里谁也不敢提风筝两个字了,何况还是老鹰风筝,不是嫌自己死的慢么。”

    “怎么了?”

    “还不是一个没眼色的丫头,居然把少爷书房里挂了多年的那个山远和尚送的风筝给放走了,那也是个老鹰风筝。

    其实也不是放走了,据说是和别的风筝绞在一起,让人家的拉了去。不过说起来不让人家拉了去,怕是也放了晦气的。”

    听到“山远和尚”四个字,紫鹃就注意起来,手上微微换了姿势,正好看见那两个也在看风筝的小厮。有点眼熟啊!不过好像想不起来哪里见过。

    “这个风筝怎么了?你们爷为什么这么重视这个风筝?”

    “你是不知道。我们老爷在世的时候,在苏州做官的时候,和静云寺的主持很投缘,经常带着我们少爷去,那寺里一个叫山远的和尚很会做风筝,那个风筝就是他做给我们少爷的。”

    “那你们再找他做一个好了,省了你们少爷生气。就是苏州远了点。”

    “那和尚早死了。再说哪是风筝的问题啊?我们少爷这年纪了还玩什么风筝啊?我们少爷当那山远僧做朋友,所以才生那么大的气。”

    “那你们不找找,看能找回来么?”

    “天上那么多风筝,谁知道是谁家放的,就是知道是谁家的,也不可能知道是谁放的啊?那个家里没几百口人啊。要是小姐什么的,哪怕丫鬟放的,怎么问啊?哪里找的回来。”

    “那人也是,好好的非把你家风筝来了去做什么?穷鬼么,要别人的风筝,不怕晦气?”

    “这个还不能这么说,还没放走呢,说不上晦气。”

    “那拉走人家风筝也是吃饱撑的。”

    “这个,据说那家的也是个老鹰风筝,和我们那个很像,估计人家也是看两个一样的风筝绞在一起好玩。我们少爷那风筝的线都是放了这么些年的,哪里和人家的比,不就让人家拉走了。”这个小厮满通情达理的。

    不过这是谁家的小厮啊?紫鹃想着怎么才能知道是谁家的小厮,就是说谁家的风筝。

    既然是人家少爷亡友的遗物,人家的怀念亡友的纪念品,得给人家送回去的。这世道,能记得旧情的人不多了,怎么好夺去人家的友情纪念物啊?

    原本只当游戏的拉下来人家的风筝,谁知道居然是人家亡友之物,这个要是不还的话,于心不安。可是怎么才能只当这小厮是谁家的,同时不让人知道是自己拉下了人家的风筝的?(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