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惊变 (第2/3页)
温先生点点头:“未雨绸缪总是好的。”这词用的,好像我知道贾府会倒一样。好吧我的确知道贾府会倒。
温先生给王嬷嬷号脉之后,脸色有些浓重,又看了看王嬷嬷的脸色,最后出来,对紫鹃说:“病人只怕早有隐疾,摔倒的原因正是因为病发,而不是因为摔倒才发病的,偏之前用的药却正好相反,倒是第二张方子倒是对症,只是药量轻了。”
紫鹃直觉认为这温先生的语气里表现了王嬷嬷的情况不容乐观,还是问:“那王嬷嬷的情况……”
温先生长叹了,摇摇头说:“病人发病之前已经是病入膏肓了,药物用对了不过缓解拖延一阵,偏又错了。你们做好准备吧,也就这几天的事了,后事也备上吧。”
啊?紫鹃有些懵,她还真的没想到王嬷嬷的病如此严重。
要说王嬷嬷的为人十分本分老实,平时慈祥善良。也是这王嬷嬷的性格省事,所以稻香村里紫鹃才大权独揽的,要不别的姑娘房里,除了奶娘不跟着住的薛宝钗,奶娘都是很有权威的,偏王嬷嬷万事不争,只是安安静静的做她一份事。
但是紫鹃还是一直把王嬷嬷当作慈祥敬重的老人,她当年跟着林黛玉到了京城,从此和家人天各一方,却毫无抱怨,更是绝对没有很多奶娘那样挟制小姐,贪污财物的事,实在是个难得的好人。
虽然年纪大了难得林家考虑她经验丰富才找她做林黛玉的奶娘么?在这个早婚早育的社会,她论年纪真的可以做林黛玉的奶奶了,但是王嬷嬷平时身体看起来挺好的,又是个劳力不劳心的人,当然其实也没什么体力活做。怎么说个病就不行了。
难道真的要就这么病死在异地他乡,连亲人也不能见么?紫鹃同情起这个老人来。温先生认为她有些不能相信,也没解释什么。
倒是紫鹃觉察,解释说:“王嬷嬷是我们姑娘的奶娘,当年跟着我们姑娘从南边过来,离家舍业的,这么多年对我们姑娘尽心尽责的,如今这么去了,我们姑娘怕是心上过不去。我们这里也就这么个老人了,我们都做自家长辈看待的。”
温先生安慰说:“你们多年情分。当然一时接受不了。不过说来。老人家这病虽然来的凶险,但是之前没病发之前,并不受罪。总比常年缠绵病榻,备受疾病折磨的来的痛快。你们这么想想也略微释怀些。”
送走了温先生。紫鹃忧心忡忡的回到房里。林黛玉就问:“大夫怎么说?”
紫鹃拉她出来。到另外的房间里才低声说了。林黛玉不可置信:“这大夫看的可准?”
“这位温先生,就是柳府推荐给宝二爷的那个神医呢。”紫鹃回答。
林黛玉就落下泪来。紫鹃也拿“老人家这病虽然来的凶险,但是之前没病发之前。并不受罪。总比常年缠绵病榻,备受疾病折磨的来的痛快”的话安抚了一阵林黛玉。
林黛玉哭了一阵,又问:“那温先生没再留下方子,就是不能治了,起码现在也吃些药物,去的时候也好过些的。”
紫鹃一想也是:“我当时听了这消息,一时懵了,温先生没留方子,我也就忘了要了。”
林黛玉想了一想:“这温先生既然说了那第二个大夫的方子是对的,我们再找他来加些药量吧。”
紫鹃想也是,出去让果子再请第二个大夫来。那大夫来了,又诊了脉相,连连摇头:“是在下之前误诊了,这病只怕,相当严重。”
紫鹃赶紧说:“那大夫您再给看看吧。”
那大夫也一样叫了紫鹃到院子里,才说:“这老人家的病只怕凶险,你们也有些准备才是,好了也算冲一冲,万一的话,到时候也不忙乱。”
紫鹃就说:“我们刚搬到这边,很多店铺不熟悉,您给推荐一二吧。”
“唉!那些店谁没事了去熟悉的。”大夫叹息说,还是给了个大概意见,某某街都是这些铺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